大宋北方有旱災,西夏和遼國包括吐蕃諸部都未能倖免於外。
遼國新皇耶律洪基,趙昕的大舅哥,派遣樞密使劉六符攜帶重禮前來宋朝求援,想要同大宋朝買一些糧食。
開封有糧食嗎?本來是沒有的,但早在去歲末趙昕就下令改為大宋第二艦隊的登州水師護航大宋商船前往占城等國採購了大量的稻米,當然說是買,更多的則是換,大宋的絲綢,陶瓷,茶葉,美酒,往往都是價值不菲,也是南洋國家和東南亞各國爭相購買的東西,所以很輕易地換到了大量的糧食。
“大宋皇帝陛下!我朝今歲多路遭受乾旱,顆粒無收,大宋與我大遼乃兄弟之邦,現今兄弟有難,還望官家出手相救!”
勤政殿內,遼國樞密使劉六符拜道。
“遼使!遼國饑荒,朕略有耳聞,兄弟有難,朕豈能不幫,但實在是有心無力啊!遼使沿路而來,想必河北兩路的饑荒也是見到了,大宋的餘糧也不多啊!”
趙昕頗有些無奈的說道。
“大宋皇帝陛下,本使前日見汴河碼頭有大批船隻停靠,本使好奇,便前去看了一下,只見上面裝得全是稻米,不知官家能否勻出一些賣給我大遼呢?”
劉六符不愧為遼國名臣,儼然知道大宋朝的現狀。
“不瞞遼使,這些糧食是朕從南洋買來的,遼使也知道,夏國去歲於我大宋交惡,朕買這些糧食為的是討伐夏國的,如果賣給遼國,朕還拿什麼去討伐夏國呢?”
趙昕反問道。
“大宋皇帝陛下!夏國李諒祚不過一八歲小兒也,若大宋願意出售糧食給我遼國,本使回去,必將請求我皇下詔責備夏國,讓其上表臣服於大宋!”
劉六符煞有介事的回道。
趙昕卻是不以為意,遼國又不出兵,只是書面斥責,有毛用啊?
“朕可以先不討伐夏國,糧食也能出售一部分給遼國,但遼使剛才所言,兄弟有難,理應互相幫助,如果朕沒記錯的話,慶曆年間,夏國作亂,也是劉使者來我大宋的吧!那一次,我朝受難,貴國為兄弟之邦,可曾伸出援手?”
趙昕盯著劉六符問道。
“這!”
劉六符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宋夏戰爭,遼國不但沒幫忙,反而乘機落井下石。
“難道官家就不怕惹惱了我國皇帝陛下,屆時率二十萬鐵騎興兵南下嗎?”
遼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就是劉六符說此話的保障。
“朕的京城駐紮了二十多萬軍隊,訓練了好兩年,朕也想看看是朕新練的軍隊強!還是遼國的鐵騎強!”
趙昕眼神犀利的說道。
“大宋皇帝陛下!打仗是需要同大臣們商量的,難道貴國皇帝調動如此規模的軍隊都不要同在場的朝廷重臣們商量的嗎?”
劉六符忽然將話題扯到在場的朝廷重臣。
“官家的意思就是臣的意思,官家若要興兵伐遼,臣王德用原為先鋒!”
大宋朝最高武將王德用率先跪下拜道。
“臣王凱原為先鋒!為官家驅策!”
“臣狄青原為先鋒!為官家驅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