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交一成的銀子!還得看你家裡有多少地,地多的就多交,地少的就少交!
多交多少呢?
一畝地多交二錢銀子!
你家要是有一畝地就交一成,有十畝地就交收成一成的銀子,再加上一兩八錢銀子!
咱們聖明的皇帝陛下為了這新政能在咱蘇州府順利的施行,還派下來了位大人物,叫靖安侯!
過段時間,這靖安侯就會帶人去清丈田地。
什麼叫做清丈田地呢?
簡而言之,就是看看你家到底有多少地!地多的,就得多交稅,誰也別想賴賬!”
此話一出,圍觀的百姓瞬間炸了鍋。
一個個的眉頭緊皺,如喪考妣。
“就種這麼點地,還得把糧食換成銀子,來回倒騰,還能剩下多少?”
“這多一畝田,還得多交二錢銀子,我家就十畝地,得養活七八口人,這交完了稅,我們吃什麼啊!”
“交完了稅,還有各種力役,一天到頭一刻不得休息,就這連一口糧食都掙不出來,還讓人怎麼活啊!”
“皇帝陛下為啥要這麼做,是真不打算給我們這些百姓留條活路了嗎?”
“我聽說皇帝他也要過飯,家裡也餓死過人,怎麼就不知道體諒我們這些窮苦百姓呢!”
“還有那個靖安侯,他怎麼就不知道勸一勸皇帝陛下,非要把我們往死路上逼!”
不少百姓說著說著,已經是落下來淚來。
雖說在歷朝歷代中,洪武十三年的田賦已經算是極低。
但架不住地方官府用各種各樣的理由加派賦役,落到百姓的頭上,就變成了一筆沉重的負擔。
各種雜七雜八的賦役加在一起,能弄走百姓五到六成的收成。
也就是南直隸是江南水鄉,魚米之地,物產豐富。
就算繳納五成的賦役,百姓們也還能留下一部分。
放在其他地方,也就只能勉強餬口,要是碰上點事,生病了,鍋爛了,根本拿出不閒錢。
也正因如此,西邊和北邊的布政司年年都會發生農民起義。
就是活不下去了,實在沒辦法,才想著效仿朱元璋,拼個活路。
此時此刻。
方修看著告示旁的中年男人,聽著周圍百姓的哀嚎,眸子裡有熊熊的怒火燃燒!
先不說這告示上寫的內容究竟如何。
就說他剛才的解釋,完全是在扭曲新政!
刻意引導百姓與新政對抗!
他剛才的解釋有錯嗎?
其實沒太大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