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知道你素來節儉,這一千兩銀子是咱賞賜的銀子,不準用在別的地方,只能吃、喝、穿!
要是讓咱知道,你把這銀子用在別人身上,或者又用來辦書院,造槍炮,咱要治你的罪!”
除此之外。
朱元璋還特意叮囑道:
“咱知道,那些百官不說,但心裡指不定憋著什麼壞,到了蘇州府,推行這新政,必有許多的不易,明槍暗箭,防不勝防。
咱給你調了五百名精銳,由你全權調遣,你是打勝仗的人,知道怎麼用他們。
最後,咱只說一句,萬事小心!”
方修不得不承認。
朱元璋對百官確實殘暴了一些,但對他也是掏心掏肺。
當然。
這裡面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方修這個人不爭不搶,對名利和權力看的很淡,只想著做事。
這樣的人,別說是朱元璋,歷朝歷代就沒有哪一個皇帝不喜歡的!
朱元璋的旨意傳下來後。
方修也沒在金陵城過多停留,帶著五百名精銳騎兵,就開始往蘇州府趕路。
與此同時。
蘇州府的某處酒樓裡。
當地有名計程車紳豪強,圍坐在了一起。
其中有一些人,致仕之前,品級比蘇州知府還要高,是袞袞諸公的一員。
此刻。
蘇州知府全仲和站在他們的面前,手上端著酒杯,一臉的為難道:“這推行新政乃是陛下的旨意!
在朝會上,陛下明確說,誰要阻撓這新政的推行,便拔了誰的皮!
本官雖是四品知府,但在陛下面前,卻連說話的資格都沒。
這新政的一切都是由靖安侯說了算。諸公今日就算說得再多,再有道理,本官也是無能為力。”
話音落下。
士紳們面面相覷。
一名七八十歲的老者緩緩開口道:“全大人乃是百姓的父母官,也該為百姓多說些話,等到那個靖安侯到了蘇州府,還請轉述我等的意見。
這新政雖是有許多的好處,但弊端卻是更大,想要在蘇州府推行,幾無可能,即便是用強硬的手段推行下去,也難免會引起人心浮動。
這新政是陛下的意思,靖安侯自然是無法左右。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