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說,若是兩稅不徵收實物,又該如何。”
百官們議論紛紛。
朱元璋聽了,卻是在心中冷笑。
這些傢伙如何想的,他心裡又豈會不知道。
加強監管?
說得輕巧!
大明朝至今已有十三年,如此嚴苛的律法,都沒能杜絕貪官汙吏,更何況是這稅收的損耗?
至於嚴格的控制損耗,就更是一個笑話。
無論如何限制,當地的官府總能找到藉口。
而且這稅收的實物千千萬萬,有穀物,有銅鐵,有絲綿。
這不同的實物,損耗該如何定?
如此龐大的工作量,最後還是要由戶部和地方官府完成,先不說什麼時候能給出一個結果,就說這給出的結果是否合理,損耗的數值是否正常。
這些都是問題。
這些傢伙表面上是在提出解決的方案,實際上只是想著拖延時間,壓根沒想過從根子上解決這個問題!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你們心裡怎麼想的,咱清楚的很!”
“無非是怕把這窟窿堵上了,你們背後的家族,地方的官員,便少了一大進項,到頭來損失的是你們的利益!”
“你們方才講的那些,哪一樣能起到實效?哪一樣不是緩兵之計?”
“你們莫不是以為,咱是那老糊塗,你們幾句話就能把咱打發,把咱糊弄了?”
這話說得可謂是極其嚴厲。
百官們聽了,齊齊行禮,道:“臣等不敢!”
朱元璋看著他們,冷哼一聲,道:“你們中有人方才說,若是兩稅不徵收實物,又該如何。”
“在咱看來,這問題還不簡單!”
“不收實物,只收銀子,不就可以避免這其中的損耗?”
話音落下。
百官皆是一驚。
用銀子繳納賦稅,簡直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不少官員聽見這話,已是按耐不住,想要站出來反駁。
這個時候,朱元璋卻是繼續道:
“不止是這賦稅以銀子徵收。”
“這徭役也可以合併到這賦稅中,取消按戶徵集,皆以田畝為計,繳納白銀!”
“如此一來,賦役統一,各級官吏難以巧以名目。”
“窮人少地者少交稅,富人多地者多交稅,百姓不是能得以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