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修聽見這話,並沒有太過詫異。
洪武十年,朱標就已經開始學習如何處理國政。
朱元璋將稅制弊政告訴朱標,是意料之中的事。
“太子殿下請坐。”
“好。”
兩人各自落座。
方修看著朱標,開口道:“在臣看來,稅制改革要想順利進行,首先要做的事乃是清丈土地!”
“只有清丈土地,才能知道我大明究竟有多少良田,從而做到賦役均平!”
朱標處理國政已有三年,自然知道若想做好一件事,必須要了解基礎!
對稅收而言,田地就是基礎!
若是連有多少田地都不知道,又如何能進行稅制改革呢?
想到這。
朱標點了點頭,贊同道:“靖安侯此言有理。”
“不知除了清丈土地外,靖安侯可還有別的建議?”
方修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繼續道:“臣的第二點建議,便是在朝廷和各縣建立一個獨立機構,專門處理稅收一事,名曰稅務司!
各縣的稅收,由稅務司的官員辦理,三年一調,避免他們與當地士紳勾結,包庇袒護,謀取私利!”
此話一出。
朱標眼眸先是一亮,隨即似乎想到了什麼,又皺起了眉頭。
“這稅務一事原先是由地方官府與戶部負責,成立稅務司,便等於將他們這部分的權力剝離開來,此舉必定會引起朝堂諸公的劇烈反對,想要推行,怕是不易。”
方修不置可否,說道:“臣只是建議,是否施行,能否施行,並非臣要考慮的事。”
說到這,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道:
“只是,在臣看來,所謂改革弊政,便是要將原先屬於百姓的權益還於百姓,這個過程必定會觸動諸公的利益,從而引起諸公的反對!
若是殿下無改革弊政之決心,不如無為而治,天下自然太平。”
此話一出。
朱標整個人猛地一震。
是啊!
改革弊政,不就是要打擊士紳的利益,造福百姓?
若是沒有與諸公對抗的勇氣和決心,還改革什麼弊政?
想到這。
他看向方修,臉上露出慚愧之色,道:“靖安侯所言極是,本宮受教了!”
頓了頓,又問:“除了清丈土地、設立稅務司,靖安侯可還有別的建議?”
“臣暫且只想到這麼多。”
方修道。
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