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修煉功法,易輕塵一直很謹慎。
悟透‘天書’後易輕塵再修煉其中法門,與自身的‘永珍神功’對照,查漏補缺,最佳化提升。
融合功法這一步一定是他自己來做,不可假手仙武面板。
‘永珍神功’的基本理念就是包羅永珍,萬流歸宗,吸收‘天書’奧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原本的‘永珍神功’以紫霞、九陰、九陽、北冥、八荒六合、長生訣為根本,後來逐步吸收‘天魔策’、‘不死印法’、‘慈航劍典’等武功,又參考吸收‘蚩尤魔神功’、‘龍神功’等上古功法,形成一套完善的修行功法。
易輕塵受華夏道家思想‘荼毒’最深,融合功法的根本是陰陽五行,餘者皆為其用。
《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易經》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無論哪一種學說,陰陽都是道之初始演化。
只要理順陰陽,由此生成的道樹,結出的道果就不會有錯。
其實若論修行效率,‘天書’遠不如易輕塵貼合自身所創的‘永珍神功’。
‘天書’的珍貴之處在於它的創作者境界高超,對大道有更深入的理解。
高屋建瓴,其境界彌高。
易輕塵想從中學習的是其蘊含的‘道理’,幫助自己悟透金丹境的修煉之法。
修行內功,練習法術,煉製靈丹,蘊養飛劍,煉製法寶,試驗功法……
這麼多事情要做,一忙起來易輕塵也將獸神的事情忘到腦後。
反正時間還早,起碼要十幾年後獸神之劫才會爆發。
在此之前先增強實力再說。
半年之後,易輕塵自覺經脈竅穴已經增強到一定程度,於是起身來到死靈淵。
他輕輕抬手,施展‘馭火術’喚出水缸般大小的火球掛在上方。
隨著他御空慢行,火球照耀天地四方。
無情海海水泛波,漆黑一片,好似無邊無涯。
易輕塵雙目如炬,可以望穿數丈海水。
但那海水之下死寂一片,竟似沒有一個活物。
“死靈淵啊……”
易輕塵喃喃自語,想著回頭好好探查死靈淵,看看這片死寂的地下海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黑水玄蛇似乎已經走了。
易輕塵駕御斬緣劍不斷巡查,卻始終沒有發現黑水玄蛇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