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這次滎陽的政令改革,易輕塵明白一件事。
那就是師出有名的便利。
先讓他們叛亂,如此出兵收復就佔據大義。
到時候那些關隴世家就全是反賊,要殺要剮全看易輕塵的意思,收拾起來最是順手。
不然人家都是順民,收拾起來還要安罪名、找證據,否則就容易引起動盪。
先讓李淵打進長安,然後他再親自殺進關中迫降李淵。
雖然有了幾十萬軍隊和一大票手下,易輕塵仍要親自參與每場大戰。
為的就是樹立起無敵的形象和不敗的神話。
有這樣的形象套在身上,日後哪怕他想做什麼任何事情都會更加順利。
敵人畏懼他的威名,就算有想法也不敢反叛。
易輕塵下令:“秦瓊、裴仁基率領三萬隨我返回洛陽,滎陽的軍政大事一併交由徐世績處理,若有異常變故立即遣使稟告於我。”
眾將領躬身領命。
滎陽、洛口、虎牢一帶是東都洛陽東部的屏障,自被李密、翟讓佔據後就一直威脅東都的安危。
如今光復,自然要安排大軍嚴守。
徐世績手握六萬大軍,手下又有單雄信、王伯當、祖君彥等十餘位將領,實力可謂是渾厚之極。
六萬人馬看著人數不多,但守城和攻城是兩碼事。
守城時六萬精兵足以抵擋數十萬軍隊。
易輕塵接著向徐世績道:“我安排的政令你要堅持下去,要將所有的田地真的分給窮苦百姓,讓所有人有田可耕,有飯可吃。”
徐世績恭聲道:“世績遵命。”
“只要你按我說的做,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我來兜底,你可以隨時向我彙報或是求援。”
易輕塵道:“河南、江南已經連成一片,其他的叛軍必定不會坐視,到時竇建德、杜伏威、李子通之流皆有可能來攻,你務必要小心謹慎,切記不可貪功冒進。”
“世績謹記!”
易輕塵接著道:“現在本王身邊還缺一個出謀劃策的人,便暫借落雁用一段時間。”
徐世績一愣,立即‘明白’過來。
上位者總不會白白給你東西,易輕塵既然將滎陽一線的防衛重任連帶治理的權利都交給徐世績,那自然要有手段對他進行制衡。
將沈落雁扣在身邊時題中應有之意。
就像他命裴仁基統領大軍,卻將裴行儼留在身邊一樣。
沈落雁倒是沒什麼所謂,反正李密已經投降,她前半生的憧憬已經稀碎,剩下的就看能否從‘明王’身上找補找補。
易輕塵吩咐已畢,率領大軍即刻返還東都。
此時的天下早已是烽煙遍地,到處都是反賊。
教科書上的定義是起義軍,但看其行為大多數都是趁亂世攫取利益的地主階級,實在沒幾家能稱得上起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