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觴大喝一聲,轉向顏千語道:“夫人,勞你將我謄抄的‘九陰真經’秘笈取來交給易教主。”
易輕塵拱手道:“多謝楊大俠成全。”
楊萬觴擺手道:“一物換一物,公平公正,你不必覺得欠我的人情。”
易輕塵眨眨眼經,讚道:“楊大俠真是光明磊落的好漢子。”
沒多久,顏千語取來‘九陰真經’,有楊萬觴交到易輕塵手上。
易輕塵命人取來酒水,就地擺開宴席,一邊吃飯一邊詢問楊萬觴修煉‘九陰真經’的心得。
漸漸的易輕塵生出幾分訝然之意。
他有修煉‘紫霞神功’、‘九陽真經’以及參悟各種內功秘笈的經驗,又誦讀過許多道家典籍,因此對‘九陰真經’領悟的特別快。
但楊萬觴的回答所顯露出的內功造詣十分高明,幾可比擬張三丰。
“家學淵源果然不凡,可惜就是差點這一點他永遠比不上張三丰。”
易輕塵忽然問道:“楊大俠,我教正在進行抗擊暴元、驅逐胡虜的大事,您一身本領,有沒有想過跟我們一起幹這件大事呢?”
楊萬觴嘆道:“誒,大勢所趨,個人微薄之力又能做什麼事呢?”
他搖搖頭,拒絕了易輕塵的邀請。
易輕塵也不在意,繼續與他探討‘九陰真經’的學問。
兩天之後,易輕塵滿意離開。
楊萬觴微微舒了口氣,感慨道:“我以為我的武功與張三丰並駕齊驅已是天下第一,沒想到世上居然還有比我更強的人,幸好他沒有惡意,否則這次咱們就糟了。”
顏千語道:“夫君說的是,不過夫君覺得那秘笈真是‘九陽真經’嗎?”
“當然是真的。”
楊萬觴仰頭望著天上的白雲說道:“不過這位易教主怕是要失望了,九陰、九陽各自取其極,雖然都有陰陽並蓄之意,但畢竟以陰、陽為主,彼此衝突,一旦修煉不僅無法增強實力,還會互相消磨。”
他搖了搖頭,衝自己夫人道:“封山,不要再理會外人了。”
易輕塵得了‘九陰真經’,當日就轉入長安城的分壇。
在接見分壇重要領導人物、檢查業績達成情況、發表領導江湖、舉行部門會餐之後易輕塵便攜著‘九陰真經’開始閉關。
從易經來講,陰極為六,陽極為九。
‘九陰真經’理論上是陰陽相濟,但實際上九陰的根本理論是道家的無上瑰寶《道德經》其中的一段: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黃裳通讀道藏而創‘九陰真經’,卻偏重於陰柔,總綱雖欲達陰陽相濟的至境,卻未能真正做到。
而作為對比‘九陰真經’的產物,‘九陽真經’的主旨便是陰陽相濟,愈要融合陰陽達到武學至境,但看其修煉效果仍是陽盛陰衰,未能真的做到陰陽相濟。
縱觀金庸武俠,真正做到陰陽互濟的唯有‘北冥神功’。
正則為陽,逆則為陰。
不過很快就將再多一門陰陽相濟的神功。
易輕塵以意念約束九陽、紫霞內力,然後依照‘九陰真經’行功。
一念消無,冥冥杳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