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存厚抱緊孫子,“孫兒乖!我們去新家!”
“我們為什麼要去新家?”孫子瞪著明亮的眼睛。
“因為蒙古人打過來,官軍打不過,我們只能離開,不然被蒙古人抓到就慘了!”陸存厚用很平靜的語氣解釋。
“阿爺,官軍為什麼打不過蒙軍啊!”小孫子很好奇的詢問。
一旁陸存厚的兒子,見他打破砂鍋問到底,要問十萬個為什麼,從陸從厚懷裡接過兒子,“秀夫,別問那麼多,等以後你就知道了!”
圍攻開封的蒙軍,派遣人馬向南打草谷時,為困邳州的蒙軍,也兵分兩股,一路由忽必烈率領,繼續圍困邳州,一路由兀良合臺統領,繼續南下。
這時在軍帳內,忽必烈負手而立,身後是一面地圖。
兀良合臺和楊友走進來,向忽必烈辭行,行禮道:“王爺!”
“都準備好呢?”忽必烈隨口詢問。
兀良合臺頷首:“回稟王爺,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就能出發!”
忽必烈看向兩人,“邳州還未攻下,本王只能給你們五萬人馬,你們能夠拿下淮南嗎?”
兀良合臺笑道:“王爺放心,淮南雖有不少宋軍,可並非什麼精銳!當年我隨老王爺借道宋境攻金,曾經以一千騎,就擊敗近萬宋軍。請王爺不必擔心!”
忽必烈頷首,走到地圖前,“拿下淮南,關鍵需要拿下楚州。這裡乃是南北要衝,江淮門戶,奪下楚州,就能同時控制運河、黃河和淮河水道。屆時即便淮河解凍,我們也能在淮南立足!”
兀良合臺和楊友當即領命,“是!”
楚州城內,總有一些訊息靈通之人,在制置司剛得到訊息不久,城內不少有關係的權貴和富戶,得到了蒙古南下的訊息。
恐懼、絕望的情緒在各處蔓延,大批還沒走的紳士,立時心急如焚,聚集到了宣撫司衙門,讓宣撫司下令開城,讓他們出城逃難。
周思茂沒有預料到,蒙古人真會發起進攻,他聽見衙門外人群大聲喧譁,一時間亂了陣腳。
他來上任時想得很好,可臨事卻沒了對策,只能悄悄熘出衙門,去尋趙範,希望趙範能有對策。
畢竟趙範是兩淮制置使,第一責任人,蒙古南下,百姓混亂,趙範必須擔起責任。
周思茂來到制置使司,卻發現趙範已經不在衙門,而是去了西城門。
此時,西城門處,想要出城的百姓,已經將城門堵得水洩不通,與此同時,城外想要進城逼禍的百姓,也大量聚集。
蒙古主動進攻,和平的希望幻滅,原本抱有一絲幻想的官民,都著急起來。
城內不少富戶,還有官員,都將家產裝車,準備運往南方。
看著個形勢,大家都擔心,蒙古人打過來,再不跑,屠城的慘劇就會再自己身上上演。
江北已經不安全,不少人準備直接潤到臨安,甚至跑到更南的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