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由眉頭緊鎖,「趙泰幾個月前剛佔據中原,這才幾個月,他又發起進攻。」
耶律楚材道:「大汗,趙泰奪取中原,齊國根本沒有付出多少代價。臣以為秋收後,趙泰完全有能力,再次發動戰爭。」
貴由見兩位丞相都這麼認為,坐正了身子,「兩位丞相的意思是提醒本汗防守?」
耶律楚材道:「大汗,齊國佔據中原後,在戰略上已經佔據主動。趙泰下一步,不是奪取河東,就是奪取關中。這兩地,我蒙古再失一處,另一處絕對也守不住,只能徹底退出漢地了。」
貴由神情嚴肅起來,「那兩位以為趙泰會攻擊何處,本汗立即讓蒙哥和拔都進行防守。」
耶律楚材道:
「臣以為趙泰多半會奪取河東。」
楊惟中也道:「臣也這麼認為。如果趙泰要奪取關中,齊國至少要擴軍五到十萬。臣暫時沒有收到趙泰擴軍的訊息,因此他多半是想拿下河東。如是如此,趙泰就擁有當年高齊之地了。」
貴由道:「本汗知道了,本汗會傳令給蒙哥,讓他防守好河東。」
耶律楚材皺起眉頭,「大汗,先汗病逝後,我蒙古內部分列,諸王對大王多有不服。若是長此下去,我蒙古必然分列。這次趙泰如果進攻河東,臣以為對大汗而言,是一次機會。」
貴由沉聲道:「什麼機會?」
耶律楚材道:「大汗樹立威望,獲得諸王認可的機會。」
貴由反應過來,「你們是想讓本汗去守河東。」
耶律楚材點頭,「不錯,大汗正好藉此機會,統帥蒙古諸部,與趙泰一戰。此戰無需擊敗趙泰,只要能夠擊退齊軍,大汗就能樹立軍威。」
窩闊臺死後,貴由接替汗位,不過諸多蒙古貴族,其實都有些瞧不上他。
這讓貴由內心很惱火,可是他又沒有辦法。
因為他確實沒有足夠的威望,來壓服諸多貴族。
歷代以來,新君繼位,地位不穩固。
新君想要穩固地位,能夠採用的手段不多。
新君可以選擇隱忍,慢慢發展自己的實力,等實力強大後,再來清除不服之人,建立自己的權威。
不過這條路比較慢,而且其中有很多隱患,適合那中外部環境比較穩定,沒有強敵的國家君主。
否則,這邊君主的勢力還沒培養起來,敵軍就已經殺入國內,那麼國家和君主基本都要完蛋。
另一種情況,便是新君繼位後,發起一場能夠取得勝利的戰爭,或者抵禦一場外敵入侵。
如此新君能夠在軍中建立威望,地位自然穩固。
這就好比李存勖,繼位之初,便大敗梁軍。
當然若是沒打贏,那就不是機會,而是一場災難了。
貴由明白了兩人的意思,這讓他有些心動,可一想到拔都和蒙哥對他的態度,貴由便覺得心裡沒底,「拔都和蒙哥會聽本汗指揮嗎?」
楊惟中道:「大汗。趙泰若攻擊河東,大汗率軍救援河東,蒙哥能有什麼話說?拔都這次丟了中原,他有什麼底氣反對大汗?臣以為如果趙泰進攻河東,對蒙古而言是一次危機,同時也是大汗重塑權威的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