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泰沉聲道:“多備小船,最後一段水路,用小船闖過去。”
齊軍的戰船有火炮,蒙進根本無法阻攔,不過炮船吃水深,不能進入小河。
南易水上游河小水淺,炮船上不去,只能用小船裝了糧食,直接闖過蒙軍阻攔,把糧食送進郎山城。
王賓聞語,嚴肅頷首:“臣明白了。”
趙泰隨即問道:“反攻的計劃,準備好了嗎?”
王賓道:“各部已經進入位置,只等秋收,幫助百姓將糧食收割,大軍立刻北進。”
趙泰目光看向沙盤,攥緊拳頭,“窩闊臺圍攻郎山數月,蒙軍兵馬疲乏,先生覺得我們勝算大嗎?”
王賓道:“窩闊臺只動用十萬兵馬,我們集結了十五萬大軍,兵力上我們有優勢,另外蒙軍久戰不克,我軍養精蓄銳,士氣上也高他們一頭。臣以為將蒙軍趕出河北的機會很大。”
不將蒙軍趕出河北,齊軍不控制幽州,那麼便會始終處於被動的地位。
現在齊國有兵三十萬,趙泰將最精銳的部隊,大都調進河北,為反攻做準備。
這次齊國投入很多,趙泰顯然不滿足於只將窩闊臺趕出河北,沉聲道:“先生看來,孤有沒有機會,留下窩闊臺。他若一死,蒙古必然內亂,孤便可以乘勢收取河東、河南。”
在趙泰的映像中,從窩闊臺死後開始,蒙古內部的矛盾,便逐漸爆發。
窩闊臺的繼承者貴由,威望不夠,完全無法壓服諸王,不僅自己死的不明不白,死後汗位還被拖雷家族奪去。
那蒙哥繼位後,也是不留情面,直接把窩闊臺一系的蒙古貴族斬殺大半。
若是齊軍能夠殺掉窩闊臺,那麼蒙古定然會陷入混亂。
如此齊國不僅可以趁機擴充地盤,還能獲得難得的發展機會。
王賓指著沙盤道:“大王,窩闊臺麾下騎兵眾多,蒙軍又控制各個聯通外部的關隘。只要窩闊臺願意,他可以向西退到河東,也可以向北撤到塞外。臣以為要留住窩闊臺,很難實現。”
趙泰也就是這麼一說,“唉,若不能重創蒙古,我齊國百姓怕是還要過幾年苦日子啊!”
這時兩人正交談,趙虎忽然來到堂內,行禮稟報,“大王,卑職有緊急軍情稟報!”
趙泰不禁疑惑,“什麼軍情?莫非郎山?”
趙泰看了一旁王賓一眼,“不是郎山,是錦衣衛機密!”
王賓聞言,行禮道:“大王,臣先告退了。”
趙泰微微頷首,“先生去忙吧!”
待王賓離開,趙泰問道:“什麼機密?”
趙虎道:“大王安排在忽必烈身邊的奸細,從忽必烈身邊逃回來了。”
趙泰眉頭一挑,“你是說楊友回來呢?”
三年前,忽必烈大敗後,便西去投靠蒙哥,楊友跟著忽必烈西去後,便與趙泰斷了聯絡。
楊友是趙泰打入蒙古內部,最為成功的一枚棋子,趙泰交代過他,他的任務就是把自己藏好,然後再關鍵時刻發揮下作用,平時不用給齊國傳遞訊息,以免暴露。
現在楊友從西征軍逃回來,是什麼原因?
趙泰當即道:“他人在哪裡,立刻帶來見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