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子有大有小,這個龍門鎮是個大鎮。堪比府城。
小橋流水,商鋪林立。遠處是靜默的遠山。
果然,林蘭樓和李吹笛找到了金宥寶所說的宅院。
一處不大的院門上非常低調地寫著吳宅。
院門並不是正南正北,臨河開的門,就像一戶極普通的人家。一點也不像是一個在江湖上享有盛名的吳照峰的家。
宅院門兩邊掛著白花,果然是正在辦喪事。
出入吳宅的人都沉默垂首,步履匆匆。
這些出入的人一點也不像是江湖人。也許江湖傳言是對的,吳照峰的家人不是江湖人。
他們只是普通的商人,普通的人家。
一切都安靜有序。
李吹笛和林蘭樓站在河對岸的不遠處,遠遠地看著,不知道如何近前。
夜晚的時候,府內亮起了燈。
李吹笛和林蘭樓又過來,遠遠地坐在石階上,看著吳府的門口發呆。
兩人就這樣默默地坐著。李吹笛道:“吳大俠年齡不大。不知因何離世。”
“明日我們去府中弔唁一下。雖然從未見過他,我們也曾得到過他的恩惠。”
過了一會,兩人很快就發現不遠處吳府中有異樣。
府中進去了江湖中人,似乎還動起手來。
李吹笛和林蘭樓不約而同掠向吳府的大門。他們此時心裡就希望吳照峰的家人能無恙,能不被打擾。
到了門口,門房並沒有攔他們二位。只是請他們到耳房做個登記。
耳房裡看上去是吳家的族人和後輩在忙碌。
似乎對來弔唁的人並不設防,並不介意他們是江湖人還是普通市井人。
李吹笛和林蘭樓如實說出了自己的身份,做了登記,並呈了弔唁禮金。
看來吳府的人是見過世面的。此時明顯院內有爭執和動手的聲音,這邊的管事絲毫不為所動。
只要沒有人說有危險,他們依然按部就班該幹啥就幹啥。
繞過影壁,進了靈堂。
靈堂裡放著一口黑漆棺材。
靈堂主事的道:“有貴客來跪拜,回禮!”聲音低沉喑啞。
林蘭樓偷眼看了邊上回禮的人,面容光亮,並無多少憂戚。
心道:此人怕不是至親。
跪拜禮之後,又有人引至左廳,左廳是些來弔唁的賓客歇息的地方。
二人打眼一看,心中明白大半,左廳是江湖人歇息的地方。右廳是普通市井賓客歇息的地方。
廳裡皆有屏風阻隔成小隔間,整個廳內不能一目瞭然。
這樣坐在其間倒也私密,不互相干擾。
林蘭樓和李吹笛找了個小地方坐下來,有僕佣默默上了茶水。
此時二人完全可以離開吳府,但是他們想留下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到底還會發生什麼。
左廳和右廳裡間或傳來低低的哭泣聲。這也難免,畢竟這是喪事。
吳照峰畢竟是個少有的好人,他的親朋好友一定會傷心哭泣。在這樣靈堂後面的旁廳裡有哭聲才算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