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是細細打聽,無論是楊氏,安氏和田氏,都會有拐彎抹角的親戚關係,想要攀親也不會很難。
可是林蘭樓早已多年不在黔中,他此番回來除了外祖母和舅父,根本沒有太多走動。臨時想要找合適的關係,要費不少功夫。
林蘭樓只答應試一試,探探情況。
席中李吹笛沒有多言,只問道:“出了鎮遠府,前往銅仁府,一路可還會有兇險?”
“我和兄弟們會盡力保證路途暢通。在東峰鎮的事情是在下等人沒有意料到的,實在是慚愧的很。”
“一路防不勝防,不必介懷,錦衣衛兄弟們辛苦了。”林蘭樓插話道。
回到居所後,李吹笛見他為難,便道:“日後你看能否請人送個拜帖,先去府中探一探長官司大人的意思。若是長官司的長官不好通融,就另想辦法。”
林蘭樓苦笑了,黔地的民風他還是瞭解的,陽奉陰違的做派還真和中原無有二至。
只怕沒有底實的關係手段,明裡答應,暗中使絆壞了大事。
在鎮遠修整了半日,一行人便啟程前往銅仁府。
依著秦明月和輿圖的指示,他們在一處鎮子上住了下來。
此處便離秦明月說的田氏長官司的地界不遠。
林蘭樓還是依了李吹笛的意思先請人去長官司送了拜帖。
拜帖中也有意無意地透露了自己的身份。
在貴州四大土司家族中,每家管轄之下都有十數家到數十家長官司不等。譬如田家,長官司就有二十多家。
這些長官司的長官們在大明的冊封下不過是正六品的官銜。
而當年林蘭樓的父親林老先生在世的時候,宣慰同知水東宋氏王爺封他的領地是安撫使階銜,至少是個從五品,比正六品是要高半級。
再加上林蘭樓的小舅舅的夫人是田家的女兒,多少還能攀個親戚。所以此次拜訪應該還是可行的。
所以拜帖的內容就又多了親戚這個內容。
但是能不能順利達成目的,不好說。
因為是請牙行送的拜帖,所以早上送去,一直等到晚上牙行的人才取了回信過來。
回信上約了明日在長官司衙署的二堂見面。
大堂大約是處理公事的場所,二堂可能是可以處理其他事情的場所。
林蘭樓將回帖遞給了李吹笛。
李吹笛笑了笑,道:“你可想好了明日如何說?”
“如實說?”
李吹笛撓了撓頭,半晌道:“不如實說也不行。不過還是打探一下長官大人對朝廷官學是如何態度。探探長官大人對朝廷的態度再做其他說辭。你說呢?”
“好。”林蘭樓道。“你和我同去好不好?”
“好。但我覺得同去的人,二公子宋恩佑最好,他去的時候不必再裝扮成安恆。畢竟他是本地人,交流起來不必用官話,語言沒問題也會多了幾分親切。”
“你不和我同去嗎?”
“同去可以,但是我想和雲深等你的訊息,萬一有什麼事情我們會想辦法。”李吹笛的話是不無道理的。
他擔心此處長官司是田氏的嫡系,做出對林蘭樓不利的事情來。萬一他們對朝廷有不軌之心,他恐怕林蘭樓被扣押,不好脫身回來。
“我會和秦大人保持聯絡。你放心去吧,我不在你能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