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餘下來的兩個人很快並肩過來,他們看來要向秘雲深挑戰。
李吹笛看了看林蘭樓,林蘭樓輕輕搖了搖頭。
意思是不必出手,等著看。
也許林蘭樓更瞭解秘雲深,他知道秘雲深能對付得了。
秘雲深看上去也沒有拒絕的意思。但是他後退了幾步,等著對方出手。
此時風大了許多,雨裡夾雜著大的雨點,看來要下大雨了。
秘雲深看上去不想戀戰,開局就是殺招。
李吹笛看的卻很耐心,因為這兩個人與剛才的三人不同,他們的配合更默契,確切地說是更熟練,講究的是同進同退。
場中兩人配合對敵的招式,這對他和林蘭樓的雙劍對敵多少有些借鑑。
怨不得這兩個人要來找風雲雙煞,看來他們也是想領教風雲雙煞雙劍對敵的武功。
眼前這兩人雖然年歲不小,但是他們對敵明顯太講究章法和招式。
似乎他們不是想殺人,也不是想取勝,就是想將彼此的招式對應上,展現出來。
兩人的配合,武功要相當,心意要相通,配合一定要默契。
甚至心性都要相似。
眼前這兩個人的配合,想要更多地整齊劃一,或者太有招式,未到自然而然的境地。
這是名門正派的共同特點。
過了一會,李吹笛看得出來,這兩個人的劍法看來是衡山派的分支,柳州劍派的劍法。
雖然不是很頂尖的劍法,卻也算是武林正派。
從用劍的手段看來,也算是心性端正的人。
而秘雲深的劍法卻靈動瀟灑自然的多,招式也鋒利,因人因勢。
有時候不得不說,同樣是學劍,天賦和苦練同等重要。
秘雲深的天賦不言而喻。
而這兩位柳州劍派的資質與他相比只能算是平庸了。但是他們刻苦。
李吹笛正思慮萬千的時候,場中形勢已變。
秘雲深一時間落入下風。
每一個劍派只要還能在江湖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那必然會有自己的絕招。
柳州劍派自然也不例外,他們將要落入下風的時候,突然用了密雨驚風的劍招。
劍風起初狀如風疏雨驟,亂花飛渡,又忽如密雲驚風,冰魄碎裂。
李吹笛的手已經按住了劍鞘。
很快他發現自己是低估了秘雲深。
秘雲深少年成名,雖不是身經百戰,出道十年來,身經數十戰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