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微臣寫出這句詩,是想告訴陛下,只有依靠風雷激盪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大明江山煥發勃勃生機,不要讓朝局的明爭暗鬥在終有一日變成一種悲哀。”
“微臣是希望陛下遇事更堅決,更果斷,肅清官場不正之風,令天下一心!而不是說微臣想要推翻一切,李代桃僵。”
“還有最後兩句,其中深意便是微臣適才最先所說之意,大明子民千萬,除我之外,並非再無良才,還有太多懷才不遇之人,那些人,比微臣更需要機會,同樣能為大明效力。”
“微臣所言,句句發自肺腑,只願大明江山長盛不衰,歷經萬世!還望陛下明鑑!”
胡非看著朱元璋,神情激昂的說道,最後彎腰伏身,一臉虔誠。
聽完胡非對整首詩的解釋,在場的很多人都面露激動之色,紛紛被胡非感染,尤其是太子朱標和李善長等人。
朱元璋看著伏地的胡非,面色凝重,臉色緩和了不少,細細回想著胡非剛才所說的每一句話。
他突然覺得,自己似乎真的誤會了胡非,畢竟詩中並沒有直接顯示胡非有謀反之心,犯上作亂的詞句。
想到這裡,朱元璋忍不住扭頭看向了徐達。
感受到朱元璋的目光之後,徐達下意識的低下了頭,臉色微變。
“父皇,胡非剛才所言,句句真情流露,兒臣願意相信他,還望父皇三思!”
這時,太子朱標向前一步,恭敬地衝著朱元璋行了一禮,大聲說道。
“父皇,兒臣也覺得太子說的沒錯,胡非用心良苦,令兒臣歎服,也許父皇真的是聽信了他人的讒言,誤解了胡非。”
燕王朱棣也不甘落後,急忙向前一步,大聲說道。
“兒臣附議!”
“兒臣附議!”
“微臣附議!”
“...”
一時之間,秦王朱樉,晉王朱棡,韓國公李善長等人紛紛站了出來,表示相信胡非剛才所言。
而那些原本打算趁機落井下石的那些官員,此時早已一個個緊閉雙唇,一個字都不敢多說。
朱元璋看著接二連三的站出來為胡非說話的眾人,面露遲疑,沉思著,暗自嘆了口氣,心中的憤怒終於散盡。
可是就在朱元璋打算先讓跪在地上的胡非起身之際,魏國公徐達卻突然上前一步,看著胡非露出了一臉不忿。
“胡非!你果然巧舌如簧!”
“就算你剛才所言句句屬實,沒有謀反之心,可是你依然犯了欺君之罪!罪責難逃!”
徐達一手指著胡非,厲聲喝道,情緒已經有些失控。
看樣子,他也沒有想到,胡非居然真的能夠在眾目睽睽之下將自己的謀反之嫌推得一乾二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