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傑答應了一聲,立刻轉身向樓下衝去。
“末將在外面等候。”
肖琦看了一眼胡非和安慶公主,低聲說了一句,緩緩退出了包廂。
“什麼詩?什麼謀逆?”
安慶公主一臉擔憂的追問道。
“沒事,稍後我再與你細說。”
胡非看著安慶公主,強壯鎮定的笑了笑,溫柔的說道。
很快,裴傑便帶著筆墨回到了包廂,安慶公主親自上前研磨。
春蝶等人也趕到了二樓,聚集在包廂門口,一個個面色凝重,不明白髮生了什麼。
胡非不再遲疑,提筆開始在考卷之上重新作答,這一次,他沒有再吝嗇,將自己所知的治國良策一一寫下,寫滿了整張考卷。
肖琦確認過後,帶著考卷匆忙趕往文賢館。
...
燕王府。
書房之中。
燕王朱棣坐在椅子上,一邊喝著茶,一邊看著最新的翰林日報上面的聊齋話本,津津有味。
隨著春闈的結束,胡非馬上就是狀元,而且很快就將成為駙馬,這對於自己一直苦心經營的這段關係而言,無疑是最好的回應。
也讓自己眼看著即將前往北平就藩的沉重心情得意緩解,有胡非在,就相當於自己在京師留了一雙眼睛。
雖然胡非現在還不是完全是他的人,但他相信,終有一日,胡非必將歸入他的麾下。
正在這時,一陣匆忙的腳步聲傳來,管家葛楊出現在了書房門口。
“殿下,出事了!”
葛楊看了一眼朱棣,拱手一禮,面色凝重的說道。
“怎麼了?”
朱棣遲疑了一下,不解的問道。
“此次春闈之中,九安侯並未竭盡全力,第一場白卷,第二場作畫一幅,第三場題詩一首,要命的就在這首詩上!”
“詩中隱含謀逆之嫌!已經驚動了太子殿下!就在不久之前,肖琦已經趕往洪賓樓!”
“恐怕大事不妙!”
葛楊面色凝重,拱著手說道。
聽到葛楊的話,原本還在暢想著將來的朱棣立刻臉色大變,猛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不小心帶到了桌邊的茶杯,直接掉落在地,應聲碎裂!
“什麼樣的詩?怎麼會有謀逆之嫌?!”
朱棣雙眉緊皺,沉聲問道,美好的暢想幾乎瞬間破滅!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葛楊不假思索,立刻將那首詩背了出來。
聽完葛楊的話,朱棣細細品鑑了一下,緊接著面色沉了下去,眉頭緊鎖。
“事情敗露了?!這件事除了太子之外,還有誰知道?!”
朱棣看著葛楊,大聲問道。
“此詩一經發現,蔡元吉便立刻帶著考卷進宮稟告給了太子殿下,此時肖琦已經帶著新考卷抵達洪賓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