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國公也在啊。”
朱標緩緩起身,看了一眼湯和,打了一聲招呼。
“見過太子殿下。”
湯和也急忙躬身行禮。
“標兒,你怎麼來了?”
朱元璋不再理會湯和,看向了朱標,緩緩問道。
“兒臣聽聞今日龐總管出宮帶回了胡非幾貼聊齋底稿,特來一睹為快。”
朱標笑了笑,拱著手答道。
“哦?這訊息怎麼傳得這麼快,朕才剛看完,你就來了,怎麼?你也對胡非所作的聊齋有所痴迷?”
朱元璋笑了笑,緩緩問道,不由得將手中的那沓底稿抓得更緊了。
“此文的確令兒臣受益匪淺,尤其是文中提到的一些關於科舉制度的建設,以及強調朝廷愛民之意,兒臣頗有同感。”
朱標點了點頭,認真的說道。
“嗯,湯卿,你都聽到了,連太子都覺得此文寫的甚好,為什麼你們就是不肯承認?一點舊怨,你們要糾纏到什麼時候?何必要跟一個孩子一般見識?”
聽完朱標的話,朱元璋直接轉頭看向了湯和,語重心長的說道。
“陛下教訓的是,是微臣考慮不周。”
湯和皺了皺眉,行了一禮,緩緩說道。
事到如今,他知道已經多說無益。
“父皇,其實兒臣今日前來,還有一個請求,希望父皇成全。”
朱標並沒有插手朱元璋和湯和之間的事,衝著朱元璋拱了拱手,笑著說道。
“何事?但說無妨。”
朱元璋笑了笑,好奇的說道。
“兒臣一直對胡非的字青睞有加,可是他雖已開了書局,賣的字卻屈指可數,兒臣也不想派人去到翰林軒跟別人爭搶,聽聞父皇得到了幾貼聊齋的底稿,所以特來借閱,還望父皇應允。”
朱標盯著朱元璋手中的那一沓底稿,有些迫不及待的說道。
“呵呵,朕聽聞你跟胡非有些交集,更何況你貴為太子,派人到翰林軒傳個話,讓胡非送你幾幅字便可,難道他還能拒絕不成?”
朱元璋笑了笑,緩緩問道。
“兒臣當然可以那麼做,可是一旦那麼做了,就顯得兒臣以勢壓人了,兒臣不想讓胡非為難。”
“而且父皇有所不知,翰林軒中所賣的那些字帖,雖然是胡非的字跡,但都是印製而成,父皇手中的那些,可是胡非的真跡,銀子也未必買得到。”
朱標笑著解釋道,眼睛依舊盯著朱元璋手中的那沓底稿。
“呵呵呵,好吧,既然你這麼喜歡,拿去吧。”
朱元璋笑了笑,將手中的底稿遞給了朱標。
朱標急忙接過,愛不釋手的捧在手中,認真的品鑑了起來。
“龐玉海,以後每一期的翰林晚報你都給朕備著,一期都不許落。”
緊接著,朱元璋扭頭看向了站在一旁的龐玉海,沉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