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寶寶貴為秉筆太監,深受皇恩,定然盡力抄家,他還不夠資格?”林靈素問道。
馮寶寶進宮就跟著呂芳,呂芳而今年歲大了,誰能看出來,馮寶寶今後會接替呂芳成為掌印太監,統領內廷所有宦官。
“不過是不夠資格,而是能力欠佳。”朱厭說道。
能力欠佳?
皇城內能力最強的太監,除了呂芳就數馮寶寶,怎麼說他能力欠佳呢?
“退之兄不要打啞謎了。”林靈素說道。
“此人林兄雖不認識,但這幾日還唸叨過他的名字——敬一業。”朱厭說道。
敬一業,浙江道織造局大太監,從四品,掌管浙江道生絲紡織,布匹綿薄督造。
協管浙江道大大小小的河道衙門,負責修繕河堤,疏浚河道。
浙江道未亂前,乃是除巡撫提督胡憲宗之外的實權人物。
“敬一業?就是退之兄提議用魏賢忠將他從浙江道換回來那人?”林靈素問道。
朱厭端起茶杯抿了口,“正是此人。”
敬一業在浙江道待了足足十年,抄家滅族的事兒可沒少幹。
整個大明皇朝論抄家的本事,他自稱第二,也就只有魏賢忠敢為第一。
“用此人還有一個好處。”朱厭說道。
林靈素問道,“什麼好處?”
“不沾手?慕廣案牽連甚廣,抄家看似是肥差,實則危險重重。”朱厭說道。
“負責抄家之人要有陛下絕對的信任,但凡一丁點疑慮都會要了抄家者的小命。”
“再者便是抄沒出的財產,多了還好說,若是陛下覺得少了,抄家者的腦袋怕是要不保。”朱厭分析道。
林靈素聽了冷汗直冒,她原以為這是肥差,還想著毛遂自薦,現在看來就是大火坑,沾染不得。
“退之兄分析得不無道理,只是讓呂芳的乾兒子去,他會願意嗎?”林靈素問道。
她現在與呂芳結成了短暫同盟,但這同盟太多脆弱,稍有風吹草動,呂芳便可能背棄誓言。
“願不願意可由不了他。”朱厭將一個賬本推給林靈素。
“這是何物?”林靈素問道。
“林兄一看便知。”朱厭沒有直接回答。
林靈素隨手翻了幾頁,賬本上竟然記錄的是這些年浙江富商萬三石送給浙江道歷任官員的奉銀。
二十年,富商萬三石名下織造坊共產絲綢四百萬匹,其中二百一十萬匹上繳給了浙江道織造局。
一百萬匹用於打點浙江道各地官員,剩下九十萬匹用來支配購買生絲和再投入生產。
浙江道水患,一眾官員難以為繼時有人提出了抄富商之家,以補虧空,用富商的錢賑濟災民。
可誰能想到,浙江道首富萬三石家中已無餘錢,更沒人會想到,萬三石竟然將這些年送出的奉銀記錄在冊,還被朱厭拿到了手裡。
魏賢忠離開長安前,朱厭交代給他三件事,其之一便是找到萬三石死前遺留的賬本。
魏賢忠也是不負所望,於昨日將賬本快把加鞭送到了朱厭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