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九
都城披上一層薄雪,銀裝素裹,寒風陣陣。秦明月、宋玉卿,和張氏坐在馬車裡,正往刑部侍郎府走,給外祖父慶壽。
今天是張氏的父親張老太爺六十三大壽,因為不是整數大壽就沒有大擺筵席,只是請了些近親小聚。
秦明月對外祖家沒有什麼興趣,感情稍微淡薄。她母親是庶出的,張氏的姨娘又去得早,那個所謂的外祖父別說是秦明月就連張氏一年都難得見兩次。
古樸大方的馬車,一看就知道是出自有底蘊的人家,緩緩地停在了刑部侍郎府大門口。
侍郎夫人周氏最信任的蔡嬤嬤一看是忠義伯府的馬車馬上帶著笑臉迎上來:“七姑奶奶來了,剛剛太太還說等安排好今日的事就親自過來迎接姑奶奶。今日實在俗事諸多,太太未能親自迎接姑奶奶,望姑奶奶多多包涵。”
今日張老太爺的壽宴雖說是小辦,只請一些近親而已。但是要做的事繁多,周氏從從卯時一刻便開始發對牌安排僕人今日所做之事,前前後後忙到現在,還在忙。
“大嫂今日定是忙的,我幫不上忙就算了,哪敢還要添麻煩讓她出來接。我們自己來就行了,何須客氣。”
張氏微笑著,今日是她父親的壽辰,大喜日子,骨肉相聚一堂,人自然心情舒暢。
周氏是嫂子,理應不用出來迎接這個姑子。可張氏忠義伯夫人,身份高一點,丈夫又深得皇上信任。所以每次張氏來訪,周氏都是親自出門等候迎接的。
秦明月和宋玉卿跟著張氏喜興地進了後院,一路上張燈結綵,人人笑意盈盈。
“七姑奶奶來了!”
還沒有到正廳,小丫鬟就歡快的聲音傳到整一個正院。
“妹妹來了,未曾迎接請多多包涵。”
周氏剛剛才處理完僕人稟報關於菜式問題,聽到人稟報說張氏來了,就笑著出去。周氏說著,把手搭著張氏手。
“今日大嫂要迎來送往,安排壽宴,雜事眾多,真是辛苦你了。”
兩人笑意滿臉,手拉著手。
“這是二姐之女玉卿,本應一早來拜訪舅家的。但是嫂子你知道最近我們府出了諸多意外,我一時抽不了身,現在才帶她上門。你莫要責怪,可憐可憐一下妹妹。”
這一個月以來,忠義伯府接二連三地出意外,嚇到張氏都不敢給他們出門。
“阿尼陀佛,平安就好,現在來也不遲。你府出了意外,我們都很擔心。蓁蓁,過來讓舅母看看。”
周氏對秦明月被綁架的事略有了解,遇上這樣的事也是嚇怕了。
“舅母,我沒有事,你看。”
“那些歹人真該死,蓁蓁熬過這一劫,以後定是平平安安的。”
周氏摟著秦明月,一句心肝又一句寶貝。秦明月現在已經是大姑娘,過了年就是十二歲。現在被周氏熱情地摟著,怪不習慣,說:“舅母,我沒有事。外頭冷,我們進去坐著聊。”
周氏訕笑,帶她們進正廳。丫鬟拿著香茶瓜果,各色小點上來。
“這就是二姑奶奶的女兒,真是出落大方。來,舅母這邊,讓舅母仔細看看。”
周氏當然不會忽視絕世幽蘭般的宋玉卿,這樣標緻的人物去到哪裡都引人注目,但是相對於忠義伯府,簡直不值一提。現在周氏和忠義伯府夫人千金噓寒問暖完,才有空去搭理宋玉卿這樣的孤女。
“玉卿,見過大舅母。”
宋玉卿跪在小丫鬟拿來的墊蒲上,給初次見的長輩行跪禮,她黃鶯般的聲音輕柔地說。
“一眨眼就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甚是欣慰,也可以告母親在天之靈。起來,起來。”
周氏起身去扶宋玉卿起來,從頭上拿下寒梅獨立花型金釵給宋玉卿。
“初次見面,舅母沒有什麼貴重的給你,這支金釵送給你,留個念想。”
“萬萬使不得,金釵如此貴重,玉卿不能收。”
宋玉卿婉約拒絕,周氏一進來對自己的態度,宋玉卿敏感地感受到。現在周氏要送自己貴重的金釵,自己不敢隨便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