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整個大夏都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同時來自其他城池的物品開始大量向著大夏城用來,對於大夏城內的子民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尤其是,大夏城現在還處於從公有制到私有制過度的階段,平時與人交易,還是處於以物易物的階段。
而來自其他城池的人們,無疑加速了這個過度的時間。
夏啟發現,王庭已經在大燕境內已經初步建立起了經濟基礎,他只需要往裡面填充細節就可以了。
同時,在大燕境內流行的是官府所發行的銅錢,並輔以金、銀等稀有金屬。
為此,夏啟特意找了曾經為王庭鑄造錢幣的工匠,並調整了銅與其他金屬的比例,進行了發行。
為了讓大夏城內的原住民接受銅錢,他還直接將酬勞從鹽巴直接換成了金錢。
總之,因為吸收了一整個大燕,大夏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受到了大量的衝擊,種種變化不一而足。
如此,在過去了幾個月後,大夏城內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原本的泥土路消失不見,變成了青磚鋪路。
地窩也沒了,變成了一排排的木質房屋。
各個部門也都有了正經的辦公地點。
並且,夏啟還有了宮殿,當然這宮殿與王庭的相比,還是遠遠比不上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夏啟從來都不是一個在意物質享受的人。
大夏城商業區,位於大夏城的南面,也就是曾經夏部落營地的位置。
這裡,也是除過商業區之外最為熱鬧的地方。
夏啟在這邊開了好幾家售賣鹽巴的商鋪。
可不要小看鹽巴這個東西,因為是官府專營,因此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裡,夏啟就賺得是盆滿缽滿,不僅將發行的銅錢賺了回來。
而這,也讓夏啟堅定了“鹽鐵專營”的決心。
同時,學堂也是建造了起來。
而學堂的體制,夏啟是已經整理好了,他一個現代人,自然不需要按照古代人那一套來。
考慮各方各面的問題,夏啟打算暫時將學堂分成兩個班,一個是兒童班,一個是成人班。
教小孩子學習,重要的是趣味性,而教成年人學習,更重要的反而是效率,大夏城正在建造學堂的訊息一傳開來,學堂還沒建完,報名就已經報滿了。
不過這些報名的人裡,基本沒幾個是普通老百姓,一個個的都是夏啟麾下的那些分城城主,或者各座城池,各個部門的部長。
他們有的是為自己的孩子報,而有的則是為自己的兄弟朋友報,因為他們心裡非常清楚有文化的重要性。
就拿那些部長來說,一整個部門上下好幾十個人,甚至好幾百個人,這部長的位置為什麼會輪得到他來坐?原因很簡單,他們學習能力比其他人強,他們認字啊!
夏啟在給某個部門選部長的時候,都會問上這麼一句話‘你們之中,有誰識字?識字的站出來。’
一般情況下,除非是某個人在這個部門裡有非常卓越的貢獻,要不然,這部長的位置都是給識字的那一個的。
對於學習這種事情,夏啟一直是保持著一種鼓勵,但並不勉強的政策,普通老百姓中暫時沒幾個人報名,他倒也沒什麼所謂,畢竟普通老百姓們都還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而剛開設的學堂,一下子也不可能接收太多的學生。
就在夏啟坐在嶄新的辦公室內忙碌的時候,夏狐狸的聲音忽然從外面傳了進來。
“陛下,陛下你在嗎?”
聽到這聲音的夏啟,整個表情果斷一僵,然後一臉頭疼的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這小祖宗怎麼又來了?”
按照道理來說,夏狐狸已經是夏啟的女人了,兩人再怎麼也不至於發展到夏啟躲著她的地步,但實在是他有說不出的苦衷啊!
對於她那一個又一個的刁鑽問題,夏啟表示自己已經快要跟不上這位的節奏了,所以最近這段時間也是能躲就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