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
龍吟之聲蕩徹虛空,繼而伴隨鳳鳴,頃刻又有風聲雨聲,火雪之聲,最後雷音、電音齊鳴,聲響漸小。
隱約消逝時,一道曠古編鐘之聲從很遠很遠的地方飄來,震動蒼茫遠古,令神廟轟鳴。
梁易聞其鐘聲,靈魂顫慄,不知此等異象從何而來,竟有如此莫測威能。
來到殿中,同前兩廟一般,有一尊石像。
梁易抬頭瞻仰。
石像乃是一位老者,身軀佝僂,瘦骨嶙峋,手中拿著半截桃丈,眉眼低垂,仿若睡著,端坐在臺上。
梁易將廟外的三十六條願力引入廟中,頓時石像生出變化。
明明是一尊人像,卻突然化作了劍,鼎,樹,碗等物。
還不待梁易瞧完變化,老者的虛影便在蒲團上凝聚,口中傳來低吟之聲。
“沉深海之波,納幽冥鬼谷之氣,六合八荒兮,容一方芥子……”
梁易見老者說得風清雲談,但落入耳中卻有金戈交擊、鐵馬波瀾之聲。
他急忙拿起石像前的靈牌看去。
香火願力:三十六條
演練神法:帝流蘊器
“帝流蘊器?這是何法。”梁易疑惑。
他望向虛影,見老者已開始講起了道,急忙也端坐在蒲團前,凝神靜聽。
在那蠻荒遠古,猛獸橫行,人族碎石成斧、矛以抗,是謂初成器,時至上古,猛獸化妖,軀幹比之山嶽,堅不可摧,煉氣士取天晶地魄焚箭破之,是謂煉器。
煉器一道,大多需網羅珍寶奇珍,再經重重錘煉,方能有所成。然而天下奇珍難尋,倘若尋之未果,則煉器一道還未開始便夭折。
蘊器之道,不以器具鑄造的材質為重,而是在器成之後,再賦予光彩。
他言這天上,地下,萬物鍾靈,於蘊器,無物不可取,無物不可納。
兩者相連,器具受天地滋潤,蟲蠹戶樞可完好無缺,廢柴也可變神木,只需蘊養有道,無所不成。
老者侃侃而談,言上古人皇取北海之雪,南山之土,東海之水,西原之石,加天外之鐵,鑄成古往今來第一神器五帝劍,兵鋒之盛,天妖難擋。
但便是如此之威,後世仍有器可敵,所以無需厚古薄今,後天之器只需蘊養得當,仍舊可匹敵先天之器。
梁易聞之大受震撼。
老者淺談完蘊器,便開始傳道此次演練出的神法。
帝流蘊器,顧名思義,依靠帝流之漿蘊養器具。
執行此法時,需擇一月華大盛可沁精華之處,將器具置於帝流中心,用秘法演練。
老者將秘法心決術印一一示範,梁易全神貫注,跟隨演練,將其牢記在心。
一老一少,坐於神廟之中傳道習業,皆不知日月星辰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