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這次司天臺之人前來回收巫祝令,他雖然面上沒說,但心中卻是擔心無比,只希望師兄能順利度過難關。
大概過了半個時辰,他手中的木雕已刻好。
而此時梁易也從門外邁入。
鍾古起身喊道:“師兄,如何?”
“一切順利,司天臺給了我們十五日期限,這十五日內,只需我透過考核,便可保住巫祝令!”
“太好了,水雲巫觀有救了!”鍾古驚喜。
梁易笑著點點頭,說道:“師弟,司天臺考核需通醫術、占卜,我需在這兩門上下苦工,還勞煩和我將師父此前的典籍搬出。”
鍾古應了一聲,當下放下斧子,而此時辛小竹也醒了邁出石屋,聽到梁易的話也說要幫忙。
三人進入石屋時,鍾古悄悄將削好的木鳥送給辛小竹,令她喜笑顏開。
梁易第一次邁入石屋只覺昏暗無比,大廳的地面堆放著一些雜物,兩側的牆壁上畫滿了稀奇古怪的符號,還掛著不少佔卜完了的龜甲。
而在朝南的那面牆邊,堆放著一個戴著面具的巨大獸頭,在梁易的記憶中,這是貊巫師一脈的祭祀圖騰。
梁易所需的典籍在大廳旁邊的石室內,這裡是整個巫觀最為整潔乾淨的地方,可以看出時常都有照理。
三人將一摞摞厚厚的竹簡搬到了大廳中央的篝火堆旁。
在這期間,鍾古已將篝火升起,他知道師兄待會需要觀閱典籍。
半個時辰後,竹簡在大廳已經壘砌了小半面牆。
梁易坐在篝火旁,拿起一卷竹簡,正準備翻閱,卻又突然想起一事,便對鍾古說道:“師弟,接下來的時日,我便會安心研讀典籍,觀中之事就託你照顧,如有急事,可以直接告知。”
鍾古笑著點了點頭,抱起辛小竹出門去了。
篝火躍動,橙黃的火光下,梁易翻開了竹簡。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民之大事,在卜在筮……”
工整的離隸撲面而來,此是一卷關於占卜的書籍,皆乃貊巫師臨終前親手抄錄,留給弟子的寶藏。
梁易靜心觀讀,依據書中註解領會。
火苗噗嗤,梁易拿起一卷竹簡又放下一卷竹簡。
這些書籍多晦澀難懂,常人讀起來乏味無比,只怕觀個片刻便要昏昏欲睡。
但梁易卻只覺有趣無比,尤其是書中提及的占卜之法,令他眼界大開。
他如飢似渴閱讀著,不知光陰之流逝。
中午鍾古送來了飯食,他也沒有吃,一直觀閱到了天黑。
此時,他才起身,來到大廳的一角。
角落放著一個封口的陶罐。
梁易蹲下,將陶罐泛黃的白布掀開,頓時一股濃重的藥味瀰漫。
他提起袖袍,直接伸進陶罐之中。
下一刻,他便從滿是藥水的罐子掏出了一片龜甲。
拿著龜甲回到火堆邊,他凝神注視著它。
這是一片經過整治、削鋸、修整、打磨的龜腹甲,並且在特製的藥水中浸泡過一段時間。
在龜甲的背面,鑽鑿出了很多圓形凹糟,它們以中縫為界,左半部分鑽在豎紋右側,右半部分鑽在豎紋左側,左右對稱,頗為整齊。
梁易將這片龜甲徑直丟入到了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