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不合適的,綜藝節目當然是越多越好,你沒看到JTBC、tvn都是一個綜藝接著一個綜藝的出來,更何況有《拜託了冰箱》的收視率在那裡頂著,就算新綜藝不怎麼理想,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說的也是,你說綜藝部門又有新節目可以製作了,什麼時候輪到我們部門製作新節目啊。”
“你拉到吧,我們新聞部門,除了早中晚間的新聞,還有什麼可增加的。”
“你這話說的,我這不也是為了部門著想嘛,就我們臺裡的幾個記者,什麼大新聞都指望不上。”
“有什麼辦法,我們電視臺的新聞線本來就弱,跑新聞再怎麼跑,也爭不過大電視臺的記者。”
最初,新綜藝的訊息還只是在電視臺內部流傳,但很快的,就傳到了網上。
因為沈正源讓人將訊息,公佈到了半島電視臺的官網上。
“半島電視臺又有新綜藝要出來了?”
“喜歡《拜託了冰箱》不知道這次新綜藝是什麼型別的,還是料理節目嗎?”
“《My Little Television》?《我的小電視》?聽名字完全想象不出是什麼型別的綜藝節目啊?”
“難道你們沒發現嗎?這一次綜藝節目的製作還是沈正源。”
“我看了電視臺公佈的資訊,似乎是網路直播型別的綜藝節目,但完全搞不懂啊!”
“很喜歡沈正源所拍攝的《無限挑戰》紀錄片,新的綜藝出來一定會支援的,希望和紀錄片一樣好看。”
如今半島電視臺,已經全然不是當初那家觀眾只有小貓三兩隻的有線電視臺了,隨著《拜託了冰箱》的收視率和人氣穩固下來,電視臺也收穫了一小批的忠實觀眾。要知道,有線臺的忠實觀眾和無線臺的觀眾是不一樣的。
前者,收看節目需要付費,而後者則是免費觀看。
所以,成為半島電視臺的忠實觀眾,也就是說這些觀眾同樣也是電視臺的重要經濟來源之一。
當然,有期待,自然也有對新綜藝不看好的。
“《拜託了冰箱》才出來沒多久,就這麼急急忙忙的製作新綜藝,我對新綜藝不抱任何希望。”
“網路直播型別的綜藝節目,想象不出來,也不想看。”
“不喜歡《拜託了冰箱》,所以新綜藝也不喜歡。”
“為什麼不拍《無限挑戰》紀錄片了,拍什麼新綜藝啊。”
網路上,不管好壞的言論沈正源都慨括承受下來,反正對於他來說,不管好壞的討論對於新綜藝來說都是熱度,同樣也都是人氣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