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者從未說過自己叫捕食者。
就像太陽從未說過自己叫“太陽”一樣。
但名字這種東西,冥冥之中總有一定的共通之處,因為名字往往代表了一種事物的根本性質。
捕食者就是如此。
它擁有著一切“捕食者”應該有的性質。
它是獵物無法發現的存在,任何被它盯上的獵物都沒辦法在物理層面“看見”它。
自然界中的絕大部分捕食者都是如此。
同時,它又是每一位獵物的終極噩夢。
獵物們因恐懼而對捕食者念念不忘,生怕自己下一秒就會成為捕食者的目標。
但也恰恰因為如此,獵物才會遭到捕食者的襲擊!
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無限死迴圈,因為哪怕自制力再強的獵物,也很難控制思維不去“想”那個捕食者。
綜上。
詭異生物:捕食者。
其行動規律為:
第一,捕食者會根據周圍生命對其的“思考程度”選擇獵物,思考程度較深的人會成為捕食者的優先攻擊目標;
第二,獵物無法觀測到捕食者,且無法對其造成物理傷害,而旁觀者可以;
第三,在常規狀態或切換獵物目標時,捕食者能夠“瞬移”,而在捕食階段,捕食者仍舊擁有可被旁觀者攻擊到的形體;
由這三點,可以得到一個推論。
假設在一個空間之內,只存在捕食者與“獵物”兩個生命體,獵物就將沒有絲毫反抗的機會,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身體被吃掉!
換句話說,捕食者——單挑無敵。
多虧了深空學社的人在此,他們對於捕食者的恐懼讓許承擺脫了獵物的第一優先順序。
因此許承才有機會向捕食者揮出自己的拳頭。
但當許承一擊打算了捕食者的後腿之後,捕食者的本能也讓它做出了行動。
它開始無差別地屠殺周圍的深空成員。
鮮血四濺,周圍還活著的人越來越少。
許承明白,只需要再過幾十秒中,等到深空成員們都死了,他就將陷入被迫與捕食者單挑的局面!
那將是一場無解的死局。
許承固然可以利用周圍的書籍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但許承畢竟不是聖人,做不到心無旁騖。
他可以暫時不去思考捕食者的事,但更深處的思想卻已經牢牢記住了捕食者。
只要優先順序更高的獵物都死光了,許承自然而然就會變成捕食者的獵物!
要在它得手之前弄死它!
——許承立刻做出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