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具備現代化的公寓排水設施,羅馬人在尿壺馬桶中解決了大小便,往往就直接從窗戶傾倒,街道的氣味可想而知。
但是,關於國內古代大城市有多髒,一直都有分歧。
因為總有人說,國人有個觀點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古代國人有用糞便來給田地施肥的習慣,所以,糞便都會被收集起來,運到田地裡。
甚至很多人在撒尿的時候,也不肯尿在外面。在外面逛街,有尿意的時候要憋著尿,回到家裡再撒……
所以,他們就覺得國內古代的城市,或許沒有那麼髒。
但趙誠來了之後才發現,事實上也沒好到哪裡去。
他目前見過的這些城市,懷安城,柴溝堡,盛京……在這個時代都算不上人口大城,即便如此,走在大街上,也是尿騷味逼人。
《隋書·庾季才傳》記錄了大臣庾季才對長安城的評論:“水皆鹹鹵,不甚宜人。”
他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段內容的註釋不加掩飾地說明,京師地大人眾,糞尿垃圾長期亂排亂放,“聚而不洩”,讓水都變得鹹鹵。
至於街道狀況,明朝陳龍正的《幾亭全書》就說:“北地糞穢盈路,京師尤甚。”
古代人喝水,都是打淺井。因為地下水水位較淺,大部分地方只要挖一口幾米深的井,就能有水喝。
但人口聚集的大城市裡,卻會因為糞尿亂排放,滲透到地下水,甚至導致“水皆鹹鹵”,這簡直是無法想象的。
所以,趙誠佔下任何一座城市,第一時間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量興建公共廁所,讓人們定點排便,定時清理。
反正他是絕對忍受不了“水皆鹹鹵”的。
丁強顯然知道“趙大人”的癖好,對衛生異常重視。
大街上乾乾淨淨,有穿著紅馬甲,拿著掃帚的人,推著手推車,不斷在大街上維護著衛生。
“我們這是從強地學來的經驗。”
看到趙誠關注這些“紅馬甲”,丁強立刻解釋道。
“不錯!”趙誠點點頭,“我們為老百姓做事,就是要善於學習,善於動腦!強地比懷安城早走了一步,有很多值得學習的經驗,多多向強地學習是對的,可以少走彎路。
不光是要學這些表面的東西,實質的東西也要學習起來。比如強地對基層的掌控力度。強地為什麼能對基層掌握得這麼好?是因為有街道辦的存在。
懷安城的街道辦,也要儘快建立起來。一個個街道辦,形成一張大網,才能把百姓交織起來,也才能把百姓的心連線起來。”
趙誠在談話的時候,他的身後跟著一群人,都是大帥府的高官。
除了懷安軍的丁強之外,其他所有武將都穿著灰色軍裝,有的剃了頭髮,有的沒有剃;所有文官,則是穿長袍的居多。
大家都拿著筆記本,手裡拿著一支中性筆,或者鋼筆,認真地記錄著要點。
丁強好奇地看著這一切。
然後,他就看到趙誠的目光看過來,頓時感覺有些手足無措。
因為這麼多文武官員中,只有他的兩手是空空的。
“呵呵!”
趙誠笑了,拿出一支華子來,點燃了,抽一口,手指頭夾著。
“不用著急,你以前不懂,以後養成習慣,就好了。要多學習,多進步。我為什麼要讓你們都多拿筆記一記呢?因為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而咱們軍政府,一直都在標新立異,管理方式,文化知識,更新換代都特別快,新名詞層出不窮,你只靠耳朵聽一聽,是記不住的,會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最好的方法,是用筆來記一記,先記下來,回去之後慢慢體會,慢慢學習。不光是你們,回頭你們也要用這個方法,來要求你們的下屬們。
另外就是你們中有些人,見我一面不容易,有什麼想說的話,可以提前記在筆記本上。咱們不搞君主臣子那一套,但是,可以拿那個來打個比方,這筆記本起到的作用,跟朝笏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