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海關。
“《與征討軍軍政府合作十一條》?妹夫,你糊塗啊!這十一條,怎麼能答應呢?尤其這可以在城內駐紮一百名執法隊員。征討軍戰力強大,他們百人,如果全都手持火銃的話,萬一突然偷襲開啟城門,裡應外合,豈不是很容易就會丟掉城池?
還有這一條,征討軍軍政府下轄民眾在我們山海關犯法,不能用朝廷律例懲處,而是交給征討軍的執法隊員,讓他們用征討軍軍政府的律法來懲處。
如果真的這樣,征討軍軍政府的民眾在咱們關寧一線,豈不是將失去掣肘,無法無天!”
吳襄看著這十一條,越看臉色越是陰沉。
“欺人太甚!征討軍真是欺人太甚!大不了,我們跟他們拼了。山海關固若金湯一般,又有朝廷支援,咱們怕個鳥!”
吳三桂年輕氣盛,拍案而起。
他可是山海關少帥,在山海關威風慣了,哪裡能受得了這個委屈?
“糊塗!糊塗啊,姐夫!三桂!你們是沒見識過征討軍的實力啊!在他們面前,我們連擋車的螳臂都算不上啊!他們攻打我們錦州城,僅僅一炷香時間,就壓制得我們抬不起頭,城頭的守軍,就潰散了,幾門紅夷大炮,全都被打啞。
如果他們全力攻城的話,我估計他們最多半天時間……不!我估計一個時辰,他們就能把城池給攻下來。你山海關,的確比我錦州城城牆更加堅固一些,士卒更多一些,可你們覺得,面對此等強地,能堅持多久?”
祖大壽痛心疾首,反問一句。
“一炷香時間壓制錦州城城頭守軍?一個時辰,攻陷錦州城?妹夫,你這話,有些太誇張了吧?”吳襄微微抽一口氣。
“絕不誇張!”
祖大壽語氣凝重,詳詳細細把錦州城一戰的情況,跟吳襄父子敘說了一遍。
吳襄父子聽完,久久說不出話來。
“征討軍可是在月餘時間內,連下數城,拿下整個遼東啊!強悍如建奴,在他們手中也是不堪一擊。蒙古韃子,也只能俯首稱臣。更何況咱們關寧軍呢?
咱們關寧軍雖然強,可是比之建奴和蒙古人,都是遠遠不如啊!”
祖大壽道。
關寧軍雖強,畢竟只是地方一霸。
建奴和蒙古人,可都是能跟大明爭天下的啊!
“姐夫,三桂,如果你們分得要跟征討軍對抗,征討軍大軍,必然剋日集結於城下。實不相瞞,到時候,我恐怕無法同你們並肩禦敵。因為我知道,不論咱們如何反抗,在征討軍手中,也只是螻蟻一般。好好籤了這十一條,不要與征討軍為敵,這樣不好嗎?現在,天下大勢多變,我們只要多多從征討軍購買火銃火炮,積攢力量,以觀後變,這才是王道啊!”
祖大壽苦口婆心。
“好!”
吳襄終於拍手決定。
“就如妹夫所言。當今天下大勢未定。想當年,太祖洪武帝,在明末亂世,也是廣積糧,緩稱王,最後才成功定鼎中原。征討軍一時強勢,算不了什麼。他強就由他強,咱們只要生存下來,將來就有機會。”
“只能如此了!”
吳三桂也重重嘆一口氣。
……
塞外走廊。
當吳襄跟祖大壽雙雙簽訂《與征討軍軍政府合作十一條》的訊息傳回的時候,趙誠已經走到七號服務區。
看著情報,趙誠只是淡淡地回應一句,知道了。
然後,就置之一邊。
對於這種情況,他絲毫不感到意外。
歷史上,吳襄父子和祖大壽都不是什麼有節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