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退了,為什麼不追?”
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是同一個胞母的三兄弟。
因為歷史原因,兩百旗關係親密,並且牢牢掌握在三兄弟手中。
三兄弟之中,只有阿濟格年紀稍大一些,但是,性情暴躁,有勇無謀。
皇太極對三兄弟的態度,是既要敲打,又要藉助他們的力量來對付其他幾個貝勒。
其中敲打的主要物件就是阿濟格。
阿濟格原本是正白旗的旗主。
但在天聰二年(1628年),阿濟格同意多鐸迎娶阿布泰的女兒,惹怒了皇太極。
阿布泰是努爾哈赤大妃阿巴亥的弟弟,也就是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兄弟的舅舅,此人深得努爾哈赤的信任,天命年間是著名的八位“都堂”之一,且名列靠前。
但他和皇太極之間關係很糟,主要是政治上的糾紛,所以,皇太極即立以後,阿布泰的日子不很好過,屢次被降職。
而且,皇太極還不允許貴族們和阿布泰家族發生姻親關係。
阿濟格卻不管這一套,仍舊堅持多鐸可以和舅舅阿布泰的女兒成親,皇太極因此大發雷霆,專門下達命令責罰阿濟格,奪去阿濟格的正白旗旗主地位,以多爾袞代之。
阿濟格曾經是正白旗旗主,又是多爾袞的哥哥,所以,他可以直呼多爾袞的名字。
“兄長,這支明軍戰鬥力很強,他們能打垮正藍旗,實力應該不在我們之下。
但他們尚未接戰,就四散潰逃,其中恐怕有詐啊!”
多爾袞雖然年輕,但是有勇有謀,想的就要周到得多。
“正藍旗怎麼跟我們兩白旗比?而且,你也說了,他們剛剛打敗正藍旗,正是疲憊之師。
現在出擊,正是時候,輕鬆就能打垮他們。多爾袞,你還太年輕,戰場經驗不足,聽兄長的,錯不了。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戰機。
皇太極明顯對我們兄弟有意見,讓我們打先鋒,是想要削弱我們。我們如果能幹掉這支明軍,就能趁機壯大我們的實力,收穫威望。
他皇太極算得了什麼?憑什麼汗位就是他的!父汗臨終之前,是中意於你的。”
阿濟格嗓門很大。
一直以來,對皇太極繼位最不服氣的,就是阿濟格。
以後在皇太極駕崩的時候,阿濟格就層力主支援多爾袞繼位。
只可惜兩百旗之外的其它六旗不支援,尤其是兩黃旗反對更甚。
所以,多爾袞才扶持了福臨做皇帝,也就是順治帝。
在皇父攝政王多爾袞死的時候,阿濟格又想發動政變,打算繼任攝政王之位,結果被人給搞死了。
所以阿濟格這一輩子,都是脾氣暴躁,有勇無謀,同時又不甘心居人之下。
“兄長慎言。小心隔牆有耳。”多爾袞立刻提醒道。
“怕什麼?我就不信哪個狗奴才敢去皇太極那裡告狀。就算他敢去,皇太極敢來找咱們麻煩嗎?
他奪了你的汗位,還敢打壓咱們。逼急了,咱們反了!誰也別想好!”
阿濟格被撤掉旗主之位,滿肚子火氣。
當然,他不怨多爾袞,只怨皇太極。
多爾袞只能嘆口氣,搖搖頭。
知道再多說什麼,阿濟格也是聽不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