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人,慎言啊!
什麼叫窮軍戶?
說起來,咱們不也都是軍戶嗎?
這是咱們的弟兄們!
讓弟兄們跟著打仗,腦袋別在褲腰帶裡,跟韃子們拼命,跟流賊們拼命……
過了今天,還不知道有沒有明天呢。
當然得讓他們吃好點。”
趙誠不悅地看了吳春一眼,理所當然的語氣。
吳春頓時被噎住。
趙誠說的話,太過理想化了。
宣府鎮,乃至整個大明,是什麼樣,誰不知道?
偏偏人家站在道德制高點,他還真沒法反駁。
身後,跟著的家丁們盯著那些飯菜,直咽口水。
聽著趙誠的話,心裡更是暖暖的。
要是當官的都這樣,他們也敢拼命啊!
都是大好男孩兒,誰比誰差了?
“後面的兄弟,你們當家丁一個月能拿多少糧餉?五兩?”
趙誠看著後面家丁的反應,暗暗好笑,突然開口問道。
“三……三兩。這是實際拿到手的。”
那名家丁條件反射一般說出,然後,有些不安地看了吳春一眼。
“三兩,有點少啊!現在邊軍家丁,一般能拿到五兩吧?
甚至有更高的。”
明末邊軍待遇極低,但家丁待遇並不低。
普通軍士,每個月三五斗的,還經常被拖欠。
但作為最精銳的家丁,這是將官們的底氣,他們的糧餉是不會被拖欠的。
而且待遇都極好。
不光是有棉甲穿,每月的糧餉,普遍都在五兩左右,甚至更高。
一個人做家丁,輕輕鬆鬆能夠養活全家。
明末的家丁,幾乎是唯一敢拼命的一部分人了。
打流寇,打韃子……
幾乎全都是靠家丁。
“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