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糊塗了,第一次覺得眼前這個年輕帝王身上籠罩有一股迷霧,根本看不穿。
下面一片寂靜,沒有人敢接話,因為崇禎的這個決定來得太突然,沒有人真的覺得崇禎真的要讓讀書人去下田種地,而是在想這是否是有另一層深意。
伴君如伴虎,若是你無法揣摩好帝王的心意,有時候只是說錯一句話,就會被打落無盡深淵。
但崇禎可不會讓這種安靜持續下去,而是下巴一挑,對周延儒說道:
“首輔,你來說說,這個想法可否能行得通?”
周延儒心跳頓時加速,腦中思緒快速流轉,最後只能咬牙說道:
“恕臣愚笨,看不出此舉對於朝廷選拔官員有何等的好處。”
崇禎冷笑一聲。
“看不出來?那你的意思是你覺得朕這個想法根本就是錯的?”
周延儒低下頭,沒有說話。
這其實就相當於預設了。
崇禎又看向其他人,果不其然看到所有人的臉色都是一樣,充滿著質疑、疑惑。
“唉……”
雖然早有預料,但他心中仍然不可遏制地生出失望,看來大明的沒落不是沒有理由的,朝廷的大部分官員早已忘卻了“民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讀書人就只想著當官,因為當官之後就意味著無比崇高的地位,可以進入到更優渥的生活,從此脫離苦難。
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要對百姓們做些什麼。
如今,他已經將話說的那麼明白,眼前卻無一人能理解,卻都以為崇禎是在隱喻某事。
難道讀書人下田幹活很難令你們接受?
“你們今天的表現讓朕很失望。”
崇禎背過身,搖了搖頭。
“朕問你們,大明百姓為何流離失所,為何會有那麼多人造反?”
造反?
溫體仁周延儒等人都嚥了口唾沫,心中有一絲麻木。
這個問題太敏感了,牽扯到太多東西,他們不敢回答。
崇禎也沒指望他們回答,冷笑道:
“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你們這些當官的已經忘記了何為百姓,將自己擺在比天下蒼生更高的位置,從未想過要善待百姓,以至於如今土地兼併、百姓生活困苦,根本活不下去!”
“朕之前在北京城內閒逛,聽到了一個賣菜老伯所言,他說農民造反那都是最迫不得已的選擇了,只要還能夠活著,哪怕是卑微如同螞蟻一般活著,他們都會咬緊牙關挺過來。”
“如今他們造反, 那是真的沒有辦法,被逼得活不下去了!”
“朕於是很疑惑,朕殫精竭慮,節衣縮食,甚至將皇宮內的開支數度縮減,甚至連燈籠都捨不得多點幾盞,更是將朕私庫內的白銀都拿出,只為我大明江山的繁榮。”
“但為何如今大明會變成這個樣子?”
“就是因為地方官員不斷搜刮民脂民膏、朝廷大員接收供奉,對下面百姓的哭嚎置之不理,這才會造就如今的這個場面,才會讓我大明基業動盪!”
“如今,我想要讓所有參與科舉的學子都去下田種地,讓他們也經歷屬於農民們的生活,但是你們卻好像根本難以理解?似乎是覺得我在說笑?”
崇禎聲調越來越高,內容也是毫不遮攔,字字誅心!
周延儒、溫體仁等一眾內閣大學士紛紛臉色劇變。
之前就已經能夠很明顯地感覺到崇禎要整治貪官汙吏,但一直沒有說地太明白,如今卻是真的將話說穿,矛頭直指朝廷官員!
所有內閣大臣都心中激盪,那一股奇異的感覺越來越濃厚,他們覺得自己眼前這個崇禎在短短的幾天之內像是完全換了個人,怎麼能夠從他的口吻中,讀出對朝廷官員那一股……非常濃厚的厭惡?
而且,崇禎繼位才幾年?他怎麼會對大明地方官員的**情況都瞭解得那麼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