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潁川陳氏便在許昌,以後也成為了曹魏的京城所在。
謂之許都。
路過許昌的時候,司馬徽意味深長的對陳元道:“要不要進城去拜訪一下陳家?”
陳元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拜訪陳家幹啥?
認祖歸宗還是徵辟陳群?
這兩個他都不想。
對於潁川陳氏,陳元心中並沒有太多的好感。
潁川陳氏跟河內司馬氏都是一路貨色。
潁川陳氏得姓始祖為陳胡公,其乃是帝舜的後裔,帝舜乃昌意七世孫。
河內司馬氏得姓始祖為程伯休父,其乃是重黎的後裔,重黎乃是顓頊高陽之後,顓頊就是黃帝的孫子,昌意的兒子。
所以,追溯起來,兩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就是昌意。
當然這個東西,太過久遠了,華夏人要是追溯的話,都能追溯到一個牛逼的祖先,炎黃子孫其實說說的。
只不過呢,陳氏有一支曾經比較牛逼,那就是田陳。
所謂的田氏代齊,這裡的田氏便是田陳。
嚴格說起來,這一支才是陳氏的主脈。
周武王滅商朝紂王以後,建立周朝,找到舜的三十三世後人媯滿,並封媯滿為諸侯,還把大女兒大姬嫁給他,封國於陳。
春秋後期,陳國發生宮廷政變,陳完的父親陳厲公媯躍被謀害,陳完被貶為大夫,不久太子禦寇被人謀殺,陳完擔心被連累,索性投奔齊桓公尋求庇護,史稱“完公奔齊”。
因擔心身處高位引起齊國貴族不滿,陳完婉拒齊桓公拜他為上卿的想法,於是齊桓公封他為工正,同時賜給他很多田地。為了感恩,陳完改姓“田”,所以田氏代齊也被稱為“田陳篡齊”。
由於是外來人口,在齊國沒什麼家底,陳完本著“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態,猥瑣發育,到陳完四世孫田桓子這一代,經過百餘年的發育,老田家不僅在齊國站穩了腳跟,而且還能參加打團。
軍神田穰直橫空出世,率齊軍擊退晉、燕入侵之軍,收復失地,為武廟十哲之一、古代七十二名將之一,著有兵書《司馬法》。也正是因為田穰直被拜為司馬,後世又稱司馬穰直。感先祖威德,後人承其官職為姓氏,即司馬氏。
2k
齊景公腐敗奢侈,即使天災也不願開倉賑災,齊國大夫田乞透過大斗出、小鬥進,施恩德於百姓,一連四代人樂此不疲,得到齊國人民的擁護和愛戴,百姓心向田氏,歸向田氏,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冊封田和為齊侯。
前世,程氏、陳氏均為司馬氏的母族。
今生,一代親兄弟,代代自家人。
故此不管是從得姓始祖還是從齊國那裡說起,司馬氏和陳氏的關係都是非常親近的,自然到了現在,司馬氏和陳氏的關係就更親近了。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陳家能夠在晉朝也活的如此滋潤的原因。
如果陳元招攬潁川陳氏,不可避免的就要與司馬家發生關係了。
司馬懿這個老陰比絕壁是繼承了齊國陳氏的優良傳統,功成不必在我,先苟住,猥瑣發育,等到實力充足,再出來橫掃一切。
一想到司馬懿混進劉備集團,陳元忍不住打了一個冷顫。
算了,算了。
惹不起,等到諸葛亮這個妖孽成長起來,在處理司馬家和陳家吧。
陳元可不想費這麼大勁去跟司馬懿鬥智鬥勇,還是留個小孔明吧。
反正兩個人年紀差不多,相愛相殺一輩子也挺好。
看到陳元拒絕,司馬徽只是笑了笑,並沒有多說什麼。
有些事情不是你想避開就能避開的,以潁川陳氏的勢力,陳元這些時日在潁川招攬人才的訊息必然已被他們得知。
一旦讓他們知道陳元乃是陳光之子,那可就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