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幼學瓊林不像三字經和千字文一樣,內容太繁雜了。
有四卷三十一個分類,其中科第類可以暫時排除。
但是剩下三十個分類那也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暫時就先用三字經和千字文吧,這兩本書的主要目的就是認字。
意識的灌輸是其次。
先透過這兩本書來認字,之後再學幼學瓊林。
幼學瓊林學完就可以學習五經了。
當然陳元決定還要把其他科目給搞上。
比如說數學、物理、化學啥的。
只不過,有一個問題,他不會啊。
他上學學的那些東西早就還給老師八百年了,別說編寫教材了,就算是寫個什麼數學公式估計都費勁。
怎麼辦呢?
陳元有些頭禿。
不過不著急,看系統以後還能不能升級,升級之後能不能兌換教材。
暫時先這樣吧。
三字經和千字文,陳元準備自己來教。
五經就有蔡邕、向朗等人來教。
軍略啥的,司馬徽好像懂。
就讓這個水鏡先生來教吧。
如果有可能的話,日後把盧植搞過來教軍略也不是不行。
盧植不僅經義高深,軍略也是很強的。
公孫瓚和劉備,仗打的都很溜的。
教材暫時搞定了,陳元喊人過來進行抄寫。
是的,這個時代的書都是抄寫出來的,印刷?
對不起,沒有。
即便是雕版印刷都沒有。
印刷術這個東西,也要搞出來啊。
陳元想要透過系統點亮這個科技樹,可是突然發現一個問題。
點數可能不夠。
因為印刷術不必造紙術,造紙術是改良,印刷術可就正兒八經的是發明了。
需要的點數非常龐大。
咋辦?
涼拌吧。
暫時沒有地方去搞點數,先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