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省,藍島市。
東海陳家的總部於五十年前,從濟州市搬遷至此。
華國世家,特別是歷史悠久的世家,總部往往千百年不會變動。
東海陳家歷史不遜於絕大部分世家,在歷史上,總部卻搬遷過五次之多。
不少世家,嘲諷陳家,缺乏沉澱,難有底蘊。
陳家對這些看法和批評,都是嗤之以鼻。
什麼沉澱,什麼底蘊,華國曆史上,多少底蘊深厚得讓人只能仰視的大世家,還不是說沒就沒。
在陳家看來,除了天災人禍之外,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思維陳舊,只會循規蹈矩,不懂與時俱進。
陳家恰恰是在這方面,做得最好的。
就拿陳家最近一次搬遷來說,當時的家主,認定處於內陸的濟州,發展前途和潛力,遠不如沿海的藍島。
於是非常果斷的,將總部從東海數百年的中心濟州,遷到了沿海城市藍島。
現在看來,當年陳家決策非常正確。
無論什麼世家,都不可能靠著底蘊活著,無論是發展還是生存,說到底,經濟是最基本的條件。
近百年的海洋經濟的強盛,也影響到了華國世家的格局。
原本最為富裕強大的幾個內陸世家,如果沒能在沿海搶下足夠的利益,近幾十年的發展,就是漸漸衰弱的趨勢。
而本處於沿海附近的世家,卻趁勢而起。
最明顯的就是浦海。
一個百多年前在華國毫不起眼的沿海小城,現在卻坐擁兩個華國前十的家族,林家和鄭家。
東海陳家,因為當時家主的英明,也算剛上了這趟發展紅利。
不過,藍島畢竟和浦海相差甚遠。
看著那塊大肥肉,哪個世家都想去咬一口,陳家也不斷嘗試過。
結果,十年前,在浦海蹦了牙。
陳清流,當時東海陳家已經非常被看好的高順位繼承人。
在浦海,被一個流氓頭子,打斷了一條手一條腿。
最後經過幾個世家斡旋,處理結果居然僅僅讓兇手離開浦海十年。
這簡直是對陳家的羞辱。
然而,陳家知道,那幾個世家,是用這種方式,對陳家表達著不滿,或者說是警告。
這口惡氣,陳家可以吞下去,可是浦海這塊肥肉,陳家卻絕不願意放棄。
一個人的生命有限,耐心自然不會太多,十年已經算是堅忍典範了。
可是世家的耐心,卻可以長達幾十上百年,甚至更長。
十年過去了,東海陳家,又開始蠢蠢欲動。
然而,新的試探還沒有正式開始,壞訊息就先從浦海傳了回來。
陳陽剛剛接到兒子陳清泉,從浦海打回來的電話。
在得知兒子的遭遇,他並沒有了怒髮衝冠,而是淡淡的說了一句“知道了”,就掛了電話。
“上次用一個流氓頭子,廢了清流;現在又打算用一個警察,廢掉清泉嗎?”
“這一次可不一樣了,清泉是我的兒子。”
“陳家,這一次不會再低頭忍讓,倒是看看,誰真的想和我陳家徹底翻臉。”
大世家之間,除非有真正的血海深仇,否則最少都會維持著面子上的友好。
就算有利益衝突,也不會直接當面鑼對面鼓的針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