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別人總結的而已!”張好古緩緩的開口道:“既然魏大中這麼說了,我若是不回應一下,那可是對不起他給我一個噴他的機會!”
“我來說,你來寫,寫完之後,再來潤色一下!”張好古開口道。
黃宗羲了點點頭,他給張好古代筆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張好古倒也是沒有多說廢話。
只是對比了有錢人的孩子是怎麼讀書的,可以請大儒,甚至於,還有一些有錢人的孩子是可以弄到一些大儒寫的經義文章,他們可以什麼都不幹,一心一意的揣摩經義文章,甚至有些有錢,有權者的孩子還是可以去衙門提前熟悉官場。
而窮人家的孩子自然也就是沒有那麼舒坦,他們需要照顧自己土地當中的糧食,能看到的書極少,根本就沒有一個可以安心讀書的環境,他們從赤貧當中想要翻身,可謂是萬里挑一。
而現在,你們這群高高在上的食肉階層,居然還要嘲諷窮人家的孩子蠢,笨,甚至說他們不夠勤勞,殊不知,他們已經是掙扎在溫飽線上了,而現在,你們居然還高高在上的嘲諷他們?
意思是這個意思。
張好古現在雖然寫文章的本事提高了不少,但是,更多的時候還是張好古口述,黃宗羲代筆,寫完之後再給張好古看看,再來進行逐字逐句的修改。
一篇文章很快就炮製成功,而後,張好古就喊來了大明報的總編胡必成。
很快,這文章也就發表出去了。
而對於貧寒的讀書人來說,這文章也是一下子就戳中了自己的心扉。
江蘇無錫,吳王村。
吳洪現在也是養成了看《大明報》的習慣,雖然有著嚴重的滯後性,但是,他卻是養成了必看的習慣。
朝廷的諸多國策都會寫在上面。
上一次,同村的吳泳就是看了《大明報》,然後火急火燎的參加了政務員考試,結果就是一步登天,人家直接成了政務員,一下子就可以賺錢養家了
自然,吳洪現在是一天也不敢浪費,一定要看,萬一又有什麼好事情呢?
而看到了張好古的文章,吳洪頓時感覺,張好古簡直就是說到了自己的心坎裡面。
不是因為自己不努力讀書才導致貧窮的,而是因為貧窮,自己需要考慮許許多多的事情,而無法集中精力讀書。
瞬間,吳洪就感覺,張好古這個傢伙簡直就是自己的知己。
最可恨的就是這群《東林報》,你們平時錦衣玉食,你們可以安心讀書學習,現在卻要嘲諷我們,指責我們不夠努力,他媽的,我要是跟你一樣,我肯定是比你要努力的。
“他媽的!”
就在吳洪感嘆的時候,忽然間聽到了一個叫罵的聲音,卻是自己隔壁的吳城叫罵起來:“這《東林報》真不是個東西!”
《東林報》在看到了張好古的文章之後,立刻就是寫了一篇文章進行反擊。
為什麼莪們可以安心讀書,那是因為我的祖先比你的祖先要更加的努力!
“他媽的!”
頃刻間,吳洪憤怒了:“走,砸了他的東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