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王們也是很委婉的跟府裡的宗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十萬兩銀子,這是不是太多了。
對於有的王爺來說,這幾乎是相當於他們一年收入的一半。
再然後,宗正就繼續上報朝廷。
朱由校當場就樂了。
什麼?居然還有一半可以搜刮?
然後,朱由校開始制定了更加詳細的規則。
親王名下土地越多,收的也就越多,從二十萬兩到五萬兩不等,沒錢就老老實實的把糧食給拿出來。
哦,這個建議也不是朕提出來的,而是周王這個賢王提出來的。
說起來,周王朱恭枵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了。
朱由校這個小王八蛋,這是真的盯上自己了。
明明就是這個缺德玩意兒琢磨出來的主意非要說是自己提出來的看法和見解,這明明就是自己的宗正上報上去,然後朱由校制定出來的策略。
自己府邸裡的宗正,自己能管得了他們嗎?
管不了,沒有這個能力你知道吧?
反正,現在朱由校也是發現了,這群藩王宗親,其實也就是那麼回事兒,兩百多年下來一個個都是肥的流油,這一刀刀的切下去起碼也是四指寬的脂。
從這群藩王身上下刀子,簡直不要太爽。
御史們噴就噴,罵就罵。
大明的財政蒸蒸日上這才是王道,大明的江山社稷才是王道。
當什麼狗屁明君,還是當昏君舒服。
朱由校心中如此想到。
他心裡頭盤算了一下,如今大明的親王親王足足有三十二個,歷代王府分封的郡王到了天啟朝足足有924位郡王,還有就是不計其數的將軍和中尉。
只要把這群人的稅收上來,今年朝廷最起碼還要增加一千萬兩白銀。
簡直不要美滋滋!
想想自己剛剛登基的時候,朝廷是何等的窘迫,可是現在再看看,自己這小日子簡直不要美滋滋。
也不是沒有藩王想要反抗,潞王不是第一個,也絕對不是最後一個,總有人覺得自己可能是朱棣,自己也可以奉天靖難。
而現在要對付他們,甚至都已經不需要新軍了。
直接三五個錦衣衛,手持短銃,就可以輕易的解決掉他們。
最過分的還是這群自家人,已經是窮瘋了的宗親們,大家都姓朱,憑什麼你狗日的吃香的喝辣的,我就得給你當奴僕。
只要你稍微的有點反抗的苗頭,我就立刻去舉報給宗正。
然後,直接給你拿下。
還好,宗正還算是講道理,真的要查檢視,你到底有沒有真的造反的想法,要不然,直接誣告下去,所有的親王,郡王全都能給你廢掉。
不過,若是全都廢掉,這個稅收還真是不好辦。
倒不如讓這群藩王還是先當著,從他門手中拿錢,拿銀子,總好過分散了的。
朱由校一改國朝兩百年的規矩,從前都是讓朝廷給藩王宗親輸血,現在卻是反過來了,直接讓藩王宗親給朝廷輸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