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好古也不指望這些雞鴨,豬牛,能跟後世一樣,但是,起碼要做出一定的改善,最起碼的,要讓百姓能吃上肉,不能說頓頓有肉,一個星期吃個一次兩次,你總得做到。
培育新的雞鴨品種,培育新的豬牛品種。
這個年代飼料主要是用含大量澱粉的穀物、種子和根或塊莖組成的。比如各種穀物、小麥、大麥、豆類等。
不過現在有了番薯和馬鈴薯,倒是可以稍微的擴大一下規模。
其次就是,如果要推行這個政策,如何讓百姓接受。
如何讓百姓相信種植番薯是可以帶來豐收的。
這就需要讓基層去推動。
不過,相對來說,阻力不大,因為地都是皇帝給的,第一年讓你們種點番薯和土豆怎麼了?
不知不覺已經是日暮西山。
中午,朱由校安排了御膳,兩個人一邊吃飯,一邊繼續聊。
朱由校的情緒也是從生氣開始沉澱下來,偶爾也要詢問張好古一些自己不是很明白的地方,而張好古也是需要進行一一解釋。
每一次的深入交流,朱由校都能感覺到自己這個師傅好像是什麼都懂,好像是什麼都會的樣子,每一次都能給他帶來新奇的體驗。
最開始以為張好古只會木匠手藝,後來就感覺師傅是能看到大明的弊端,博古通今,現在發現這廝居然對養殖,種田都是十分的瞭解。
天文地理,無一不知,無一不曉!
大明懂王了屬於是。
深夜
朱由校實在是有些堅持不住了,這才回到寢宮休息。
而張好古則是精力旺盛,回家之後,繼續看書,練字,捎帶著還要編幾個故事哄著朱七七睡覺。
天亮
張好古又被朱由校給喊到了西苑。
兩個人足足的聊了三天。
這三天的時間,兩個人在聊天,魏公公也沒閒著,在抓人。
尤其是廠衛,東廠番子,一個又一個貪官汙吏被魏公公給抓了起來,直接下了詔獄。
可不敢放到刑部大獄,天知道,內閣會不會直接批個條子把這批人給放了。
全都安排在詔獄,老老實實招供。
至於暫時空缺的,就讓一部分候補官員先頂上,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四條腿的狗官多了去了,不過,要從永定縣這裡找候補官員還是欠點火候,張好古倒也乾脆,直接讓一批政務員上,代理行政。
三天,張好古倒是跟朱由校聊出來了一個大概。
朱由校還是想要繼續聊下去,但是,被張好古給否決了,還聊?趕緊先把地分了,馬上就是春播了,再不分地,就要耽誤春播了。
分地,趕緊把地給分了,不能耽誤春播。
而整個大明朝堂也已經炸鍋了,這狗皇帝到底要幹什麼?
抓了這麼多官兒,然後迅速的安排一個又一個候補官員,甚至不是候補官員的政務員上去,說是替補,可是完全就是不符合規矩。
朱由校有一段時間不上朝了,至於經延早就聽了,這個經延是每日一小講,每旬一大講,為帝王接受儒家教育的主要方式。
但是,朱由校卻是極為討厭經延的,這玩意兒缺乏彈性而顯僵化,孔夫子一共就那麼幾本書,翻來覆去的講,尤其每月三次的大經延,典禮隆重,除了隆重之外沒有任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