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大家坐下來討論政策就行,別他媽的說老子人品不好,說老子人品低劣。
你敢罵老子,老子就真的人品低劣給你看看。
有時候張好古都覺得自己吃虧。
他罵了隔壁的,這群王八蛋總喜歡引經據典,拐彎抹角,陰陽怪氣的用各種春秋筆法罵自己。
關鍵是,自己聽不懂。
堂堂狀元,朝廷二品大員,戶部尚書,你聽不懂別人來罵你?這不是擺明了有問題麼?
所以,一旦爭吵起來,有人舉例子的時候,說自己好比什麼什麼的時候,張好古就會直接人身攻擊。
老子不知道你罵我什麼,但是,你罵我,我就直接揍你。
最倒黴的就是楊漣。
總是陰陽怪氣的說一些張好古怎麼也聽不懂的話,不揍他揍誰啊?
這會兒葉向高倒是沒有滿口之乎者也,也沒有直接攻擊張好古的人品問題,而是,就事論事兒。
除此之外,張好古還是想辦法把張瑞圖這個終極工具人調到了自己的身邊,一旦開始有人說自己聽不懂的話,自己就悄咪咪的問張瑞圖這狗日的是什麼意思,讓張瑞圖給自己翻譯翻譯。
出了張瑞圖還有就是王志堅。
張瑞圖是禮部侍郎,不久之前,王志堅也被提拔為戶部侍郎跟在張好古的左右辦事兒。
張好古和葉向高之間的爭吵,說到底還是兩個字奪權。
這一批候補官員如果是吏部主導,那麼就算是吏部的人約等於東林黨的人。
如果是專門建立了一個全新團體,那就等於他張好古的人,屬於張好古一黨的人。
總之,雙方需要圍繞著這個點來進行奪權。
張好古發揮出了自己超強的戰鬥力,年輕,精力旺盛,還有就是時不時的捏捏拳頭武力威懾,在談判的過程當中佔盡了上風。
雖然老子儒學經典辯不過你,但是,老子的嗓門比你大,精力比你旺盛,就是欺負你這個糟老頭子。
最終,還是葉向高敗下陣來。
沒辦法,一旦陷入到僵局,張好古兩手一攤,直接表示,那就不談了,你就讓皇上那祖制來慢慢的折騰你們的,內閣不聽話,那就讓大誥慢慢處理,換一個聽話的內閣過來。
葉向高咬了咬牙,然後屈服了。
戶部拿一筆銀子出來專門養活這群候補官員,暫時先把這些候補官員暫時編入到戶部新建立的統計司衙門當中。
如此才算是告一段落。
談妥了之後,張好古立刻讓王志堅寫了一份奏摺遞交給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