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黨逼宮,舊黨熟視無睹!
朱由校冷眼看著這滿朝的臣子,終是沒忍住冷哼一聲散了朝。
朱由校怒氣衝衝回後宮去了,新黨之人皆面露欣喜,數月積攢的鬱氣一掃而空,而舊黨之人則眼觀鼻鼻觀口,顯然此事屬於新舊兩黨的一次默契合作。
對臣子來說,對天下百姓來說,皇帝修宮觀不是什麼大事,要煉仙丹去追求長生不老也不是什麼大問題,甚至廣納秀女擴充後宮對王朝傳承來說都算得上好事。
哪怕皇帝不理朝政終日飲酒作樂,遊山玩水,歌舞宴飲,打獵頑耍,甚至是後宮嬉戲開個動物園都不是大事。
以朝廷完善的制度加上足夠多的臣子,完全可以支撐起整個朝廷的運作,以上那些行為放眼歷代王朝都算不上什麼奇葩,因為皇帝理不理朝政不重要,不亂來就可以了。
偏偏朱由校十年不理朝政,第一次宣揚自己的權勢就弄出這檔子事,百官自然還是願意回到之前張好古理政的時候,起碼那個時候大家雖然不能貪財,但薪水養廉銀時節供給沒少了,每年有足夠花的錢,而且不用活的提心吊膽只要按照內閣要求的來做,天下就運轉正常,大家都可以好好活著。
至於皇帝陛下?
還是繼續去搞科研吧。
顯然臣子們的想法和朱由校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樣的,怒氣衝衝回了後宮,怒意上頭的朱由校帶著王體乾和魏忠賢帶後宮亂逛著,沿途碰到的宮女太監看見皇帝陛下這副模樣都是嚇得連忙跪地不敢抬頭。
走著走著,朱由校忽然發現自己到了慈寧宮。
這裡住著的是曾經萬曆皇帝的劉昭妃,現在的宣懿太妃。
因為她性格寬厚,麾下無子,加上態度穩重,是持太后印的最佳人選,於是便入了慈寧宮掌太后印璽,被尊為宣懿太妃。
而宣懿太妃也的確穩重從不饞和後宮和朝廷事務,一直幽居慈寧宮,地位超然朱由校到了這,不知怎麼停了下來,看著身後的諸人那擔憂的神情,朱由校揮了揮手:「朕去見一見宣懿太妃。
進了慈寧宮,無視兩側那行禮的宮女們,到了內殿看見了正在修剪花草的宣懿太妃。
太妃。
宣懿太妃看了眼朱由校皇帝來我這,可是稀奇。
心中有些鬱氣,不知道向誰去說,走到了太妃這裡心卻靜了些。」朱由校很難得的說道。
畢竟他和宣懿太妃十年見不了幾次面,而宣懿太妃居慈寧宮地位超然,二人屬於互不干擾的陌生人,在陌生人面前,朱由校自然顯得輕鬆了不少。
宣懿太妃請朱由校坐下皇帝有什麼想說的,儘管說就是,老身不饞和朝廷和後宮事務,但當個聽客,還是可以的。」
朱由校也正是因為如此才願意找宣懿太妃說兩句,見宣懿太妃表明了態度,他是立刻將朝中發生的事講了一遍,最後臉色已經猙獰起來:「這些逆臣!他們竟然逼宮!逆臣朕恨不得血洗了皇極殿!
聽到朱由校如此戾氣,宣懿太妃忍不住眉頭一挑,從萬曆朝到泰昌朝再到天啟朝,宣懿太妃也是經歷了無數大事了,這位一直穩重的太妃輕輕嘆了口氣:「照理說,老身應當安安靜靜當個聽客,可皇帝的殺氣,實在是有些大了。
「血洗皇極殿這種事,老身就權當沒聽見,也請皇帝熄了這個念頭。
朱由校不解了:「太妃您是神宗朝的老人,歷經三朝,地位尊貴,是我朱家之人。如今朕受到群臣脅迫,為何朕就不能以雷霆手段清洗群臣,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太妃看著這位御極天下+三載,被譽為明君仁君的天啟皇帝,忍不住想起了曾經的神宗皇帝。
可哪怕是一直和群臣爭鬥,最後直
接不上朝的神宗皇帝,都沒有過如此瘋狂的想法宣懿太妃嘆了口氣:「按理說,老身應當什麼都不說但為了天下,老身就多句嘴皇帝啊,這天下是你的,是朱家的,可也不僅僅是你的,什麼事都不可能由著性子來。
就算想要掌權,也應當循序漸進,一步步來,一旦行事過激,激起群臣的反抗,別說皇帝你,就是大明天下,都要動盪。
血洗皇極殿,說得輕巧,群臣沒了,大明一日不可無人辦事,誰又替皇帝來處理政務?而且皇極殿群臣一死天下如何反應,皇帝可預料到了?
朱由校冷哼一聲:「難道就看著這些逆臣女幹賊把聯的權利瓜分個乾淨?這樣朕與傀儡有什麼兩樣?!」
宣懿太妃問道:「皇帝你是傀儡嗎?軍政之權之前不是一直在你手裡?張寶瑞也好新黨也好都是替你辦事,由新黨在外面頂著,皇帝居中安坐高枕無憂,天下便可太平無事,有事了也有張寶瑞和新黨頂在前面。皇帝的天下穩穩當當,這有什麼不好?
朱由校則是說道:「朕是皇帝,朕自然要掌握天下大權,朕跟著學了十年,難道還不能執掌大權號令天下嗎?
宣懿太妃說道:「皇帝自然是可以執掌大權號令天下但手底下也要有可用的人,臣子不是皇帝的敵人,而是助力。皇帝如今把群臣看成了敵人,那皇帝的權利,又從何而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