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得幾天,新世紀三巨頭聚在一起,做出了個重要的決定——劍指全國!
江浙瀘大區的市場已經開發得相當好了,腳步不能停滯下來。
其實進軍全國的計劃實施是下年,然而在這之前,得未雨綢繆,做很多準備工作。
第一個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不用說是資金。
新世紀目前已經有了兩百多家的直營店,每家的吸金能力都很強,再加上數百家的加盟店渠道供貨,每個月的利潤都相當驚人。
然而要進軍全國,需要的可不只是幾個億那麼簡單。
2004年國內總共有333個地級行政單位,包括283個地級市,17個地區,縣級行政單位更是達到了2852個,除了已經基本完成市場計劃的江浙瀘大區之外,餘下其他省份和自治區的地級行政單依然有兩百多個。
就算在每個地市開幾家直營店,新增的直營店數量就得直接破千。
每家直營店投資一百多萬好了,就得十幾億,可想而知這是多麼龐大的投資。
至於縣級市的直營店投資,那就得緩一緩,等這些地級市的老母雞下蛋後再繼續投入了。
如此龐大的資金需求,來源有幾個路子。
第一個是融資,也就是增資擴股,吸收直接投資的方式籌措資金。
對新世紀有興趣的風投公司一直都很多,經常有大資本詢問是否有融資計劃,然而都被婉拒了,因為蘇澤林不打算稀釋股份,楊奮的意見和他也是一樣的。
很明顯,新世紀處在一個坐火箭般的上升期,小楊哥覺得這個時候把股份分出去很虧。
第二個是上市。
這年的六月份企鵝在港島證券市場上市,開盤價4.37港元,總股本16.8已股,總市值為72億港元。
其實2004年的企鵝還沒多牛批,只能算是剛名聲鵲起,市值如此可觀,主要還是大眾都能看到它的巨大潛力。
新世紀的情況和企鵝是差不多的,都是發展神速,潛力恐怖的企業,天空才是它的極限,如果上市的話,市值未必就會在2004年的企業之下,甚至更高都並非不可能,因為這個年代做實業且運營良好的公司還是更受股民青睞的,股價沒那麼虛。
但是蘇澤林也沒上市的打算,從一開始,他就決定要把新世紀做成後世的藍綠大廠那樣的企業,不融資不上市,專心做業務,拒絕數字遊戲。
剩下的最後一個路子就是老路子了——貸款。
之前新世紀缺資金,都是找銀行貸,銀行那邊也都很給力。
現在公司這情況,隨便貸個二十億是沒問題的,直接找銀行談就行。
然而,這次蘇澤林打算貸的有點多。
為此他和小楊哥,康寶弘找正省,正市還有臨安幾家銀行的老大吃了頓飯。
如今的新世紀已經是省金牌企業和重點扶持企業之一了,有要事可以直接找大領導。
儘管浙省市值和市場估值達到新世紀的體量甚至更高的企業不少,然而大領導對這家企業卻是格外看重。
為什麼呢?
因為它跑得快呀。
同樣市值,一個蝸牛般慢騰騰往前爬,一個兔子般猛竄,上限能一樣嗎?所以待遇也就不一樣了。
小楊哥先是闡述了下新世紀打算進軍全國的計劃,正省和銀行老大們聽到也不意外,這家企業的野心之大,是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它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奔跑,打出江浙瀘是遲早的事。
不過他們就喜歡這樣的野心家,大領導自然希望浙省多誕生幾家全國性的,沒給財政大大提高稅收的巨頭企業,銀行們則能獲得更大的業務。
小楊哥循例還是先哭一波窮,會哭的孩子有奶喝嘛。
比如進軍全國需要公司人員需要大幅擴招啦,在每個地市隨便開幾家直營店就得十幾億打底,廣告宣傳和營銷幅度也得跟上,畢竟我們新世紀創立也就四年時間而已,一下子拿不出那麼多錢,需要領導和銀行的大力支援云云。
這個哭窮的頻率是有講究的,整天哭的話,把領導都哭煩了,奶量就不會多,所以一年哭一次是比較合理的。
然後正省發話了,說新世紀雄心壯志,爭當浙省之光,必須支援,其他銀行老大也紛紛發話,都說可以貸款,利息也可以談,儘量優惠一些。
然後一問要貸多少,眾人就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