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森贏得了第一輪遊戲,收穫了三枚籌碼,孫安和達裡婭雖然輸了,卻也不覺得有難受,畢竟他們無論輸得有多早、有多慘,一次也只需要給出一枚籌碼,而贏一次就可能收到好敗枚。
對玩家來說,試個好遊戲比國王遊戲有意思多了。
第二輪仍是孫安洗牌,剛才默斯先輸,所以這一輪由他先出牌。
剛才輸,說不定就是為了這一輪先出牌,正常情況下先出牌不一定有利,可如果預先知道會拿到什麼牌,先出牌可能就是有利的,甚至一張牌就讓其他玩家敗北。
默斯微笑著說道:“運氣不錯,拿到了一張我擅長的牌。”
他說著把牌放下來。
牌名“我”,規定所有玩家不得使用如“我”之類所有第一人稱詞語,說了就算輸,但是沒有被別人指出來的話就沒問題。
“從現在開始,第一人稱禁止,但是也不能不說話,否則這樣的牌就失去意義了,大家可以不主動說話,但是別人和你說話的時候必須正常應答,如何?”默斯向孫安和達裡婭徵求意見。
孫安點了點頭,只要求應答,不要求主動說話,已經很寬鬆了,換作是他,他肯定會想出更苛刻的規定,比如一分鐘之內必須和桌上的人聊幾句天,或是回話時間不得思考超過一秒之類。
默斯擅長,那麼相對輕鬆的規定應該是自信的表現。
“那麼……遊戲繼續吧。”默斯宣佈,從現在開始,第一人稱就被禁止了。
這是張很厲害的卡牌,因為人都是有自我意識的,有的人高,有的人低,無論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潛意識都會想到和“我”有關的事,如果是我遇到那種情況會怎麼做、在那樣的情況下我該說些什麼等等,很少有人能意識到自己平時說話時會有多少個“我”出現,也就很難避免“我”的出現。
下一個是布朗森,在他摸牌之前,孫安忽然問道:“下一個是誰來著?”
他是看著布朗森問出來的。
布朗森笑了起來:“這種誘導太低階了,不管用的。”
如果他說出“是我”就輸了,無論他用什麼語言、用什麼方法,說出任何第一人稱的稱呼,都算輸,抱著僥倖心理,希望說出來之後不被人指出來是不行的,這是性命攸關的遊戲,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很集中。
“總得試試。”孫安笑著說道,看了一眼達裡婭,這種低階的誘導自然不可能讓默斯和布朗森上當,就算要試也得等個一兩輪,他這麼急著說其實是為了提醒達裡婭,以達裡婭的性子來看,她還是有可能上這個當的。
布朗森拿出一張牌來蓋在桌子上,說道:“我數到三,所有人用手比出一個1到5之間的數字。”
又是這種牌,不過是新出現的,牌名“手指數量”,直接看手指數量,或是把全部玩家的手指數量加起來看結果,結果有很多種,比石頭剪刀布和禮物還要多。
“一、二、三!”
四人伸出手,孫安比的是三,達裡婭比了個一,默斯是三,布朗森則是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