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魔王的尿性沒有驚喜,他能把一項暫時不適合商用的失敗專案,宣傳為“黑科技出世,順便耶律洪基驚呼不可戰勝”。
當年在東京、於司農寺嚴打地主,造成了大雱很壞的影響和民聲,同時造成了土地分散化,從集約使用變為了小農精耕。此點上來講王雱也承認有些“逆發展”意思。
但作為政治家,無需於一些具體邊角利益上糾結。
汴京是大宋首府,穩定和安全壓倒一切利益,無需於區區產出效率上斤斤計較。且京畿和別處不同,那是最多權貴紮根的地方,當時京城的耕地那不叫集約化,已經是超級寡頭化了。僅僅說得出名字來的那麼兩三人,她們就佔有了京畿地區近三分之一的耕地。
若不打掉,那在某個時候能威脅到政治根基。所以王雱那時就不顧吃相的出手了。
至於北京暫時不需要,老張也指名道姓的寫信提醒王雱說,“現在北京的耕地形勢相對平衡,大家都很怕你小魔王,若不想起亂,造成工業上被拖後腿,就預設老夫往前的思路,不要妄動耕地政策”。
王雱並不喜歡被教做人,但此番老張說的有些道理。在來北京前已經摸底,北京的耕地兼併自然較嚴重,但誠如老張所言是集約化,還沒到寡頭化地步,遠沒有當時東京那麼嚴重。
那麼這一個個不算寡頭的集團,恰好真是推廣機械化農耕的土壤。
只有這些傢伙土地多、且基本連成片的時候,他們才會開始思考統一的開渠、儲水、租用或購買機械化裝置投產事宜。若土地過度分散在個人手裡,雖然解決了穩定和安全問題,但小農基本不可能去購買新式的機械化農具,也不可能為了自己的三畝地而去謀劃開渠儲水事宜。
基本只會如同陳留縣讓老包頭疼的那群傢伙一樣,一到春耕時節就各自堵水搶水,為此經常引發以村為規模的械鬥。
各自都有好處和壞處,世事難以兩全。
不過鑑於運輸環境改善、以及機械力逐步成熟。王雱在北京的展望是專精於大豆戰略,這個事業不太需要精耕細作,是最適合機械化粗放耕作、又營養價值比最划算的糧食路線。
糧食政策該怎麼幹,此點從來也沒有定數,不同的實際情況有不同的做法。遠的王雱不敢說,但就以大宋現在一億人口的規模,宋家政治經過了老趙後,暫時又相對歸心穩定,這樣看的話,解決了運輸後,妥妥的集約化叢集化才是利益最大的。
等什麼時候大宋有了七億以上人口,才需要重新規劃,但那已經是另外一代人的事了。
所以現在經過王雱水軍宣傳,整個大名府熱鬧了起來:
“什麼,拖拉機?那是什麼鬼東西?”
“還有耬機又是什麼東東?”
“沒什麼新鮮的,乃是大魔王搞出來的失敗產品,賣不掉的那種,大家不要上當。”
“並不全是這樣。的確還不成熟,雖然貴,但真的厲害,大名府自有官田已經開始部署,聽說只需三人輪班操作,一日就可以完成近千畝犁耕和播種事宜。”
“臥槽真的假的,三個人,一天一千畝?”
“總之機械廠那些國營奸商就是這樣宣傳的。但也有道理的,我大宋從來不缺智慧,黑科技層出不窮。蒸汽機從開初的高成本、不看好,愣是被大魔王發展到了現在,許多人想要蒸汽機都拿不到貨。”
“一日耕種一千畝沒問題,坦白說一億畝老子也不嫌多,這個世界沒有不能用的東西,只是價格問題而已。”一個市儈的土豪道。
“價格不會讓你太實惠,但聽說大魔王給補貼。長遠來看大魔王就算不打擊田政,但有他在北京強壓,佃戶待遇只會逐步提高,於是地主就涉及了現在的一個流行詞‘管理成本’。佃戶的利益提高,就代表地主利益降低,從這裡說減少佃戶僱傭、另外一邊對應的是,機械化農耕成本卻會像蒸汽機那樣快速降低。所以除非你抱著吃一口就溜的賺快錢心理,否則測算下來,應該逐步轉向機械化更為有利,至少在大名府是這樣的。”
經過某人這一通解說,地主們還是有些心動的,就算是忽悠,不得不承認這個遠景也很美。話說投資耕地的人麼,良心好壞先不說,但肯定不是快錢黨,無一例外是抱有長遠打算的保守派。
張方平相爺離開大名府前,召集地主老財們開茶話會,提醒了地主大魔王不好惹,在他吃相不算過分時忍忍就過去了,不要輕易發起對抗。書呆子或許吃這一套,但時至今日的大魔王真不是好欺負,他是真敢打硬戰的狠人,懟了起來,那就誰都沒有好處了。
“罷了罷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不論是誰來都要張口吃點什麼下去、念頭才會通達的,當做保護費,老子們捏著鼻子訂購一批他的機械農具算了。看看效果怎麼樣再說。”
持續發酵後,這樣的中庸思維暫時成為了大名府地主們的認知。
太陽底下的事就這麼點,就像地主收割佃農那樣,走馬上任的封疆大吏們也是差不多的方式對待地主的,方式五花八門,但核心就是割韭菜,吃相溫柔和粗暴的區別。這其實是食物鏈的自然規律。
剛巧大豆乃是兩熟作物,現在正好遇到時間點,不需要精細耕作的新一輪大豆上馬正是時候。現在的大名府,已經有至少三分之一持有投降派思維的地主,選擇了能日耕千畝第一代內燃機農具,轟轟烈烈的開始幹了。
以前的大宋沒人敢把某一作物如此集中性上馬,那是找死,價格低且運不出去。一但本地消化不了就哭瞎,哪怕是方便儲存的大豆。
但現在有政策扶持,且大魔王也意外的好說話,不打擊張方平時期的田政政策,唯一隻要求買些他的機器作為保護費就行。
大豆銷路絕對不是問題,因為現在的運價幾乎一天一跌,傳統漕幫正在罵娘,但有大魔王坐鎮、就算勢力很大的漕幫也絕對不敢鬧事。這就代表大名府用不完的大豆,付出能接受的運價後,就能運出去外地。
還有另外一重保險:大魔王代表大名府承諾了官府收儲的底線價格。
官府的價格不能說有油水,但在合理套用糧食補貼的情況下,可以保證基本不虧,那完全可以在新的農耕體系下搏一搏,就算不賺錢,積累一波叢集機械化農耕經驗、這也算是本領。
不虧的前提下,聽說志願軍依靠壓縮軍糧打贏了戰爭,軍糧主料就是大豆,韓琦非常喜歡,於是軍糧有可能修改的情況下,各地養殖業越來越成規模的當下,如果大豆行情崛起,那麼這樣走量走效率的機械化耕種,就賺多了。
一切都是利益鬧的,這就是大名府地主們暫時願意配合的原因。
還有更震撼的訊息,聽說大魔王當年在舒州的農業基本盤團隊有個黑科技專案:一年三熟的大豆種子快要差不多了,那簡直是要用糧食淹沒天下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