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莊嚴的麟德殿,帝妃正在富麗堂皇的大明宮進行隆重迎接外賓酒宴。
宮樂悅耳動聽,四十名身著粉裙手執羽扇豆蔻年華美麗的宮女在殿中翩翩起舞,臉上綻放最燦爛動人的笑容。美酒佳餚的香味混合著香粉的氣味瀰漫四周。
李自原、唐皇貴妃高高坐在正前方席位,左側下方坐著李靜、明王夫妻、眾位皇子公主、妃嬪、二品官職以上大臣,右側下方坐著來自天竺、吐蕃、新羅、阿拉伯帝國、波斯、東羅馬帝國、日國、高麗等十幾個國家身著各國服飾二百多名男女使者。
自李平唐建立平唐國起,藉著二十年一次的佛道宣講大比契機,向各國皇帝發國書盛情邀請訪問長安,交流文化、工技、農技,甚至是各國皇室之間的聯姻。
平唐國的歷史遠不如阿拉伯帝國、波斯、東羅馬帝國悠久,國力也沒有它們昌盛,但勝在地廣資源豐富、前面幾個朝代積累的文化思想底蘊深厚,國人精神堅韌不屈。
最近百年平唐國與北寒之地的敵國突厥幾乎年年交戰,國力衰減,國庫空虛,導致在天下各國中的地位連續下降。
這兩年和泉領軍連續大敗突厥,特別是靈獸隊揚名四海,訊息傳播至天下,平唐國的地位跟著上漲。
已經連續三界未派出使者的東羅馬帝國皇帝這次竟派來三位使者。
使者有正、副之分。昨日東羅馬帝國的正使者特意上了早朝,向李自原提出要見識靈獸隊,最好能帶走幾隻靈獸回去繁衍。李自原答覆想看靈獸隊需要心誠感動觀世音菩薩才行。
東羅馬帝國國人大多信奉基督教。正使者不知道何為觀世音菩薩,聽著雲裡霧裡不懂。
今日正、副使者帶著一名漂亮的小少年侍從前來參加盛宴,目的仍是為了打聽靈獸隊。
皇宮的宮女舞完翩翩下了場地。一名來自日國肥胖矮小的男使者起身,用扶桑語嘰裡咕嚕說了一通,旁邊日國的譯官用平唐國的漢語翻譯道:「二十年前,陛下盛情宴請各國使者,貴國太子李儀氣宇軒昂,武功蓋世,曾舞劍技震全場。今日能否請太子再次舞劍,讓我們一睹他的風采?」
李儀是白雲觀觀主月普的記名弟子,自幼練就雙手劍,劍法只能算是二流,勝在輕功極好。他容貌隨了何紫薇極為英俊,又很愛出風頭,二十年前十三歲,在盛宴上主動為各國使者舞雙手劍,被一些懂劍的外國使者評價為人比劍好看。
李自原剛才有留意到這名日國使者跟坐在右下首的一人打過手勢,看來這是朝中有人想抓住此次使者進見的機會,逼著他解除太子李儀的禁閉令。
李自原年前急著要廢掉李儀,就是不想此次大典讓李儀跟各國使者會面。
各國使者來長安之前早就調查清楚,李自原幾年之內連續兩次要廢掉太子李儀,父子關係極差,李儀的生母皇后何紫薇被幽禁在宮裡隨時可能被廢。今日如此隆重的場合,李儀、何紫薇都未出現,足以證明完全失去李自原的寵愛。除去日國使者,其餘使者根本不會提及太子。
明王手指日國男使者道:「本王天生過目不忘,二十年前,參加了那幾日的六場盛宴,怎麼沒有見過你!」
日國的浪人、海盜近百年來時常襲擊平國唐海邊的漁村,手法比突厥軍隊還要殘忍,百姓罵他們「倭寇」。
明王和李自原從密衛隊那裡得到的信訊,得知倭寇侵略平唐國是曾經得到日國皇室默許,憤怒無比,只是平唐國現在北有敵國突厥、南有造反的部落,無暇去打日國,只能派水軍去沿海防禦倭寇。
日國男使者聽了譯官的翻譯日語,突然間狂笑起來,嘲諷的望著明王說了一通話。
「你謊話都不會編,你年紀頂多二十歲,二十年前還是個連話都都會說的嬰孩,怎麼會有記憶?」譯官翻譯成漢語說出來,在場的平唐國人除了一臉鬱悶的明王都噴笑出來。
明王吃著幾年的靈物,灰白的頭髮變成褐色,配上極為英俊的面容,遠遠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十幾歲。他若是女子會以此為榮。
李自原哈哈大笑,道:「這要怪朕未向諸位使者介紹朕親弟明王的年齡,他今年實歲三十七,二十年前十七歲。」
日國男使者聽了翻譯過來的日語,難以置信的瞪圓眼睛遙視明王,嘰裡咕嚕說了一堆話。
譯官同期翻譯道:「我年紀大了眼花看不清楚。剛才的話不算。既然明王是陛下的弟弟,又是如此英俊人物,能否跟太子一起為我們舞劍?日國人酷愛劍術,我們萬里迢迢而來,希望能看到平唐國精彩的劍術,不虛此行。」
李靜氣憤日國男使者再三提及太子,突然間高聲道:「你先說說,劍術何為精彩,何為不精彩?」
日國男使者說了一大堆玄而上的劍術理論,各國使者聽了紛紛闡述對劍術的理解。麟德殿酒宴竟成了現場駁論劍術大會。
為您提供大神憶冷香的《田園空間:傾城嫡女玲瓏》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311 秦郡王劍敗使者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