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鮮美豬雜粥,呂仲準備嘗試製作符皮。
鞣製、乾燥、拉軟……一步步做下來,皆是按照《七玄符經》中的步驟,每一步都儘量按照標準進行,整個人累得汗流浹背。
途中還出了一些差錯,進而導致海碗大的一塊皮子廢掉,好在他這次是準備做符皮,獸皮出現部分損壞倒也無所謂。
“呼,終於終於處理完了。”呂仲擦了把汗,一臉喜色的看著手中獸皮,心中成就感滿滿。
接下來,該是將獸皮進行剝離分層。
全層獸皮雖可用作煉器製衣,但卻無法直接用來直接符皮,需要將整張獸皮剖層分成上層皮跟下層皮。上層皮的特性是薄且柔韌,故製作出來的符皮都是精品。而下層皮的質感較硬,柔韌性也不如上層皮。
一般意義上的符皮,其實是由上層皮製得的。
妖獸的獸皮十分厚實,故而下層皮常常能剝離出好幾層,主要視剖層技術而定。
受限於自身差勁的剝皮手藝,呂仲廢了好大一番功夫,也才將手上的鋼鬣豬皮的下層皮給剝離出二層來,比之坊間傳聞那些高手製皮師,少了足足兩到三層。
這也是當初黃淑媛並未主動提議,將那張懼熊皮直接製成符皮的緣故,實在是一旦剝出的下層皮數量不及預期,因此造成的損失將大到她難以承受,倒不如直接將獸皮賣給收購店鋪來得實在,比較省心省力。
不過呂仲儘管大感心疼,卻也知道這是必須要掌握的手藝,以備不時之需。
完成獸皮的分層,便到了分割皮料的時候。
修真界的符籙大小都是有定製的,最常用的是寬二寸長八寸半的長符紙。此外還有短符紙和大符紙,以及其他形狀大小的樣式,不過都極少使用就是。
現在呂仲要做的,就是順著皮料的紋理,在避開皮子表面的自然傷疤和血筋痕的同時,按照長符紙的標準大小將符皮給分割出來。
相較之前的步驟,這一步看似十分輕鬆,但卻是直接決定了符皮產出。
好的制皮師可以近乎完美的利用整張皮料,憑藉精湛的手藝分割出數量最多的符皮。
呂仲經過一番精心計算,分割草稿都畫了好幾張,才勉強算出個滿意結果。
一張下層皮分割下來,最後產出的符皮數量是四百六十三張。
他對此儘管不滿意,卻也無可奈何。
將兩張下層皮分割完,加起來得到符皮九百二十張,按照市價便是九十二靈石。
輪到那張頭層皮,這次呂仲可謂是算了又算,幾乎竭盡全力。
可分割出來的符皮數量,僅有三百零一張。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上層皮上的瑕疵會比二層皮多,產出的符皮數量自然會減少,哪怕是制皮老手來了也無法避免。
頭層皮製成的符皮也叫“靈符皮”,用它制符的成功率較之普通符皮會高上不少。
因此靈符皮的價格,能賣到二十符錢一張,足足翻了一倍。
總的算下來,呂仲此次製得的符皮價值,是一百五十二靈石出頭。
這個價格,會將鋼鬣豬皮賣給收購店鋪低不少,差價大概是三十到四十靈石。
對此,他倒是沒什麼不滿意的。
付出一些代價,就能得到寶貴實踐經驗,可比一直紙上談兵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