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飽私囊的不在少數。
這些時間裡,劉備已經聽到不少百姓餓著肚子告冤的事情了。
氣憤之下。
劉備就只好大開殺戒。
中飽私囊者,殺!
貪汙受賄者,殺!
一頓殺戮下來,確實是止住了貪糧的事情,但卻大大的損害了他在江夏的風評。
畢竟。
那些里正同時也是鄉里德高望重的老人。
劉備殺是殺痛快了,但因此痛恨他的人也不少。
關鍵是,還因此大失民心。
因為,百姓可不知道劉備為了這些事情費盡了心神。
百姓只知道,劉備來了江夏後,不僅買不到糧食,會經常餓肚子,而且連城中的管束比起曹兵在時也嚴厲了許多。
這完全和百姓心目中仁義的劉皇叔形象大為不符。
暗中,已經不知道有多少百姓罵劉備殘暴,不顧百姓死活了。
對此。
劉備是又氣又怒,但卻無可奈何。
便是諸葛亮也只能感慨一句:“百姓愚昧。”
然後繼續在城中奔波,安撫各地百姓,領兵鎮壓宵小。
方才,他便是剛剛斬殺了幾十名聚眾鬧事的地痞,這才連忙趕回來向劉備彙報情況。
“主公,此計並非長久之道,若要安撫民心,還需另尋他法啊,否則長此以往,民心必亂!”
諸葛亮憂心忡忡的說道。
劉備又何嘗不知道,可問題是,他也沒什麼辦法。
面對幾十萬隨時可能餓肚子的百姓。
劉備也很慌。
唯恐這些百姓作亂。
縱使他手中有七萬多兵馬,可也擋不住這麼多百姓。
而且,他若是敢對百姓揮動刀戈,那名聲就保不住了。
想想當年項羽害了二十萬秦兵,從而大失六國民心,強如項羽最終不也飲恨收場嗎?
相比較之下,高祖皇帝就聰明多了。
無奈的搖了搖頭,劉備看向了諸葛亮:“軍師可有良策?”
“其實,臣也沒有想出太好的辦法。”
諸葛亮搖頭,劉備頓時一陣失望。
“不過,臣方才在檢視各地書冊時,倒是見識到了一種不錯的辦法。”
諸葛亮忽然又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