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距草船幾百米處的後方,便是關羽,張飛二人搭乘的艨衝了。
艨衝船體不大,但速度輕快,防護能力也不錯,最適合尾隨突擊。
兩人居身於艨衝內,進可攻,退可守,相當的安全。
再往後更遠處,便是江東的戰船。
浩浩蕩蕩,頗有氣勢。
劉備,孫權,周瑜等人聚在樓船的大廳裡,相談甚歡。
“皇叔啊,孔明不愧是智謀之人,竟能想出草船借箭這等高明之計,去騙那曹操十萬弓弩。”
孫權看著劉備,臉上帶著笑容說道。
“呵呵……吳侯謬讚了,這是軍師多番謀劃後才想出的計謀,能不能成,還需靜待結果。”劉備則是謙虛的笑笑。
不過他卻是打心底裡高興。
諸葛亮這一手草船借箭,可以說是讓他在江東文武面前,出盡了風頭。
總算是挽回了一些面子。
也緩和了他被曹操打得大敗後,逃亡江東尋求依附的窘迫境地。
“此計精妙,料那曹賊也發現不了!”孫權說完,不留痕跡的看了周瑜一眼,繼續說道,“而且孔明為了皇叔,不惜以身犯險,親身施計,對皇叔實在是忠心耿耿呀!”
他這番話,意有所指,其實是說給周瑜聽的。
看看諸葛亮,同樣是軍師,但對劉備卻忠心耿耿,言聽計從。
而周瑜卻時時忤逆他的意思。
就如孫昭一事,周瑜當眾頂撞他不說,還棄印辭官,賭氣回柴桑老家去了。
若不是他遣魯肅前去當說客,說服了周瑜回來,又親自向周瑜道歉,恐怕現在周瑜還在柴桑老家沒有回來。
一想到此,孫權的心中便生出一股火氣。
這江東,他才是主。
而周瑜只是臣。
哪有主給臣道歉的道理?
若不是看周瑜還算忠心,而且當前的江東確實離不開周瑜,他豈會容忍到現在!
特別是。
當孫昭失蹤後,他發現周瑜不僅在暗中調查孫昭的下落,還聯絡孫策曾經的舊部時,對周瑜就越發不滿了。
只不過,他並沒有表現出來罷了。
面對周瑜時,依然是客客氣氣,以兄長之禮相待。
“呵呵……”
劉備乾笑了一聲,並未接話。
他又不傻,怎麼會聽不出孫權對周瑜的不滿。
這是江東家事,他還是不要摻和為妙。
上次因為孫昭一事,他就已經得罪了江東文武。
早就提醒過自己,今後行事,要小心謹慎了。
見劉備不答話,孫權笑了笑,也沒有繼續再說下去。
敲打了周瑜一次,便足夠了。
而周瑜的神色則是不變,似乎什麼都沒聽見一般。
經過這麼一段時間,江東的戰船距離曹軍已經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