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等人正在商議接下來的打算。
雖說,諸葛亮連番失策,但劉備實在是找不到其他的謀士了,所以也只能選擇諸葛亮。
畢竟好歹也是臥龍先生不是?
“孔明啊,如今我軍在江東受盡排擠,吳侯也有一天多時間對我們未曾理會了,你看,我們接下來如何是好?”劉備無奈的問道。
返回柴桑後,孫權就沒再搭理他們國。
至於答應借給他駐軍的鄂城,也沒了音信,顯然是反悔了。
可劉備也不敢怪孫權。
畢竟,魯肅一事,錯在他們。
孫權沒責怪他們,已經算是極為不錯了。
“主公,亮有一計,或可解決當前困局。”諸葛亮沉吟半響,才緩緩抬起頭,目光認真的看著劉備。
來了!
軍師的計謀又來了。
關羽,張飛對視一眼,強忍住了要殺人的衝動。
而劉備的手臂也僵在了半空,乾笑著看向諸葛亮:“何計?”.
諸葛亮對劉備目中的懷疑視而不見,而是緩緩說道:“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嗯?”
劉備眼神一亮,此話倒是精妙至極。
頗合他的心意。
“軍師此言甚妙啊。”劉備露出驚訝之色。
眼中,又恢復了幾分希望的看著諸葛亮。
“呵呵……這句話並不是我說的。”諸葛亮苦笑著搖了搖頭。
“不是軍師,那是何人?”劉備眼中,露出了幾分期待之色的看著諸葛亮。
此等奇人,他若是能收入麾下,又怎麼會陷入當前的困境?
“乃是夫子那不爭氣的小弟子所言,我曾與他論道,當時他就與我說起過這句話,其中暗合諸侯相爭之理,我便一直記在了心裡。”諸葛亮說道。
“水鏡先生的小弟子?”劉備一愣,然後猛的回過神來,這不是當初北上投了曹操,被他罵作庸才的那個人嗎?
沒想到,竟能有如此見識。
可恨!
竟投了曹賊。
劉備心裡酸酸的。
“不錯,此人雖無大才,但小聰明還是有一些的,這句話更是甚得我心。”諸葛亮點點頭。
“罷了,不提他,軍師還是快說說,有何妙計吧。”
既然投了曹操,劉備也懶得再去多想。
“主公,當前我軍處境艱難,但吳侯同樣也是如此。”諸葛亮拿起羽扇,輕搖了幾下,又恢復了曾經的自信之色。
“其一,魯肅雖是因我而被曹軍擒去,但吳侯也落了個識人不明的後果。”
“其二,周瑜身為大都督,執掌江東所有兵馬,也就是說,周瑜在軍中的一句話,比孫權還管用。”
“其三,江東文臣裡,張昭等極力勸孫權投降,與孫權背道而馳,和孫權也不是一條心。”
“所以,當前的孫權,與文武離心離德,文不得支援,武又不被敬重。”
“雖是吳侯,但實則就如傀儡一般。”
“縱使江東文武都沒有異心,但孫權能忍受這種日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