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善問道:“難道是中了明軍的埋伏?不應該啊,孫承宗,祖大壽,吳襄等人沒這種能耐,難道是盧象升,此人頗有些才能?”
然而來報信的人說道:“不是盧象升,也沒有中埋伏,是明軍中一個年輕陌生的將領率領數千兵馬出城與我軍交戰,我軍不敵敗退,但此人窮追不捨,之後再次交戰,我軍幾乎全滅,折損數千兵馬……”
不是盧象升!
沒有中埋伏!
陌生的年輕將領?
正面交戰,還追擊幾乎滅了我軍!
皇太極他們震驚,怎麼可能出現這種事情。
“查,查清楚對方這個將領到底是什麼來歷!”
“讓人加強防備,等情況清楚後再做打算!”
“多鐸,齊爾哈朗,你們去前線,注意明軍的動向!”
皇太極沒有盲目出兵報復,這次的事情讓他感覺有些不好。
……
訊息傳到京城後,簡直是普天同慶。
這裡的人可是在京城感受過皇太極打到京城時的恐懼,現在明軍殲滅後金數千兵馬,讓他們出了一口氣,也提升了信心,覺得後金也是可以戰勝的。
朱由檢早就從歷史聊天群中得到了訊息,自己準備文稿,第二日就增發大明報,讓更多人知道,提升軍民的信心!
現在大明報已經發行到了不少行省,只不過距離遠的訊息要滯後一些。
這是件高興的事情,朱由檢很高興,特意找李世民進攻一起喝酒慶祝一下。
朱由檢感慨道:“終於看到拯救大明的希望了,多謝你們相助,不然就算我一人重生回來恐怕也是獨木難支,無法改變大明的命運。”
李世民謙虛一句後,提醒道:“還是不能大意,今年陝西有洪澇,陝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會大面積乾旱,今後還有常年的災害……想要反攻後金恐怕短時間內做不到,很難災情和對外戰爭都兼顧好!”
朱由檢臉上笑容沒了,明末的災害,後金的威脅,是大明最難應對的兩個問題。
李世民又說道:“目前來說,先處理好災情,剩餘的力量用來防禦後金還是沒問題的。這幾年是最困難的事情,過去了,應對災害就有了穩定的辦法,屆時就能有更多精力來對付後金。”
事實如此,朱由檢想滅後金,短時間是做不到的,不然被戰爭拖累,災情無法治理,國內就會打亂。
只有把災情穩定下來,形成一套穩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才能安定百姓,騰出更多的精力來對付後金。
朱由檢明白,點頭道:“按照我六弟所說的,還要加強愛國教育,讓百姓關注瞭解後金的威脅,從而轉移矛盾,同仇敵愾,集中更多的力量來對付後金……”
只要文人,百姓們樹立了民族觀念,愛國觀念,就能引導他們關注後金,願意參軍去為國而戰,為保護家園而戰,從而轉移矛盾,讓百姓不再過多的關注災情,被災情所困,將矛盾指向朝廷。
這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不容易。光靠發行報紙宣傳是不夠的,還需要教育改革。
聽了張昊的建議後,朱由檢已經在準備。
為此,他甚至不惜用了一枚“去病丹”!
用這枚去病丹,在去年年末救了一個關鍵的大人物:徐光啟!
這個徐光啟可是全才啊,天文,數理,農業,軍師,政治等等他都有所長。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