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承不知為何,最近心中總有一種不太好的預感。
獨自一人在帳中負手踱步,暗暗思索,卻絲毫想不出這種不好的感覺來自哪裡。
高密和即墨兩個方向都已派出斥候,但有風吹草動必會第一時間回來稟報,所以問題不應該出在這兩個地方,可不是這兩處又會是哪呢?
管承百思不得其解,心中彷彿被什麼東西揪住一般,甚為焦慮。
正思索間,忽一名士兵進入,稟道:“報承公,高密斥候急報,言麴義派大將太史慈,領兵五千,殺奔劇縣而來!”
管承聽完微微一笑,麴義出兵乃是預料之中的事,故並不驚訝,只吩咐士兵將一眾心腹喚來。
不多時眾人到齊,管承說道:“斥候急報,麴義遣太史慈領兵五千而來,汝等即刻整頓兵馬,向即墨撤退!”
眾人皆聽說過太史慈,知其乃麴義手下大將,斬將奪旗,武藝高強,故聽到管承說要撤退,皆無異議。
剛待要走,一名心腹忽然問道:“敢問承公,那鄭益恩如何處置?”
管承回道:“此人乃吾等保命符也,不能輕棄,一同帶走,並派人嚴加看管,不可使其逃脫!”
“諾!”
眾心腹聽完大聲領命,而後迅速離去。
城中,孔融自打那日上書表麴義為青州牧之後,心情忽然輕鬆了許多,再加之管承遲遲沒有動靜,臉上的笑容也逐漸多了起來。
孔融正與眾人談話,忽士兵走入,大聲稟道:“報府君,城外賊寇正在集結,動向不明!”
“什麼?”
孔融聽到管承集結兵馬,以為要攻城,心中大驚,猛地站起身,大步向外走去。
眾人心中亦是這般想法,皆面露緊張,快步跟上。
孔融領著眾人快速來到城牆,大聲向守將問道:“情況如何耶?”
守將聽問趕忙回道:“賊寇大軍早已集結完畢,然並未攻城,而是向東離去,不知何故。”
孔融雙手拄著城牆,探身向管承大營看去,果見大營內空空蕩蕩,除帳篷之外,不見半個人影。
孔融見此心中疑惑,呢喃道:“莫非有詐乎?”
王脩亦仔細觀察管承大營,若有所思道:“莫非麴義援兵已到,賊寇聞知訊息,故匆忙而逃耶?”
孔融聽完略一思索,點頭贊同,說道:“有此可能,待吾派人出城檢視一番便知。”
孔融說完,立即派出數個斥候出城打探。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在孔融正等得不耐煩之際,出去探查計程車兵回來,面帶喜色道:“報府君,賊寇大營空空如也,未有一人,吾等又去遠處搜查一番,亦不見賊寇蹤影!”
孔融聽完微微皺眉,開口問道:“可曾仔細搜查營中,有無發現耶?”
斥候回道:“已仔細搜查,不僅無人,連糧草亦不曾見到!”
王脩聽完心中大喜,對孔融說道:“賊寇在來之前,四處劫掠,所得甚眾,故絕非糧盡,以吾猜之,必為麴義援兵已近,其接到訊息,因而攜帶糧草輜重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