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聽完微微點頭,回道:“劇縣原有士卒八千,又因田楷犯境,近日從各處調入人馬三千,合為一處共萬餘。
前日王門攻城,折損些許,如今城中可用之兵約一萬之數,內含騎兵兩千!”
麴義聽完點點頭,人數基本與自己的猜測差不多,轉頭看向成公英,問道:“今敵眾吾寡,軍師可有退敵之策耶?”
孔融等人雖知成公英乃麴義謀士,至於能力如何卻不甚瞭解,聽麴義發問皆轉頭看去,暗暗打量。
成公英見眾人目光匯聚,微微一笑,先向孔融拱手施禮,而後胸有成竹道:“田楷總兵五萬,然王門敗於太史慈,雖傷亡不大,但士氣已喪,難以重用,故去五千!
若吾所料不差,田楷知麴將軍至,必分兵偷襲高密,然偷襲之事人多無用,人少不成,故五千之數正佳,此又去五千也!
如此算來,待田楷至劇縣,手下可戰之兵只餘四萬,其以四萬之兵,攻兩萬將士鎮守之城,難矣!
至於破敵……兵法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待其久攻不下,心浮氣躁,必有疏漏,彼時只需覓準良機,或強攻,或用計,必敗田楷也!”
眾人聽成公英一番敘說,盡皆驚訝,孔融讚道:“先生大才,運籌帷幄,真乃北海萬千百姓之福也!”說完拱手而拜!
……
晚,麴義房間。
麴義與成公英相對坐於榻上,旁邊案几上點一盞昏黃油燈,搖搖曳曳!
此時麴義眉頭微皺,思索片刻向成公英問道:“若按兄長今日之言,雖勝得田楷,與吾有何益處耶?”
成公英見麴義糾結,爽朗一笑,回道:“白日之言,乃安撫孔北海也!
今田楷揮兵東來,青州空虛,雖請賊寇李大目出兵相助,實為牽制袁譚,與將軍無關也!
劇縣以西臨齊國,為青州腹地,將軍此次出兵,除擊退田楷之外,便要兵佔齊國。
齊國領臨菑、西安、昌國、般陽、廣縣、臨朐六縣,距離皆近,規模正佳!
其中般陽臨泰山險境,屯以偏軍,便可為南面屏障,廣縣與北海接壤,孔北海守城之奴,全無野心,絕未有擴張之念,加之將軍實力顯露,其定不敢與敵,故東面亦無憂也。
到時派大將領兵鎮守臨菑,北防田楷,再置一將於昌國,防濟南方向之兵,環環相扣,進可攻,退可守,待時機現,青州必歸將軍也!
高密居齊國與徐州之間,承上啟下,不可輕棄,徐州糜竺,定有考察將軍之意,若此番擊敗田楷,佔據齊國,其必然重視,到時勤加交涉,增益感情,再略施謀略,徐州可得也!
雖青徐乃四戰之地,然經略得當未必不可守也,彼時觀天下風雲,或北上幽冀,或南下豫荊,皆可!
唯一須提防之處,便為東郡曹操,此人有大略,兗州早晚歸其所有。
到時其佔據兗州,南下可與將軍爭豫,徐,向東可兵犯青州,西面司隸更是其囊中之物,威脅巨也!”
說到此處,成公英停下,面露凝重。
曹操之強,麴義自是清楚,可只要自己佔據青徐,就不得不面對曹操的兵鋒,壓力確實巨大。
本來滿臉興奮的麴義,聽到此處同樣神情凝重,問道:“之初至北海,只為求一棲身之所,故未多做考量,今以致此,可有破解之法乎?”
成公英微微點頭,回道:“為其豎一強敵,使之不敢妄動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