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青三人為張顧惋惜和著急,其實他們哪裡知道張顧的想法?
張顧前一世就是從朝爭中披荊斬棘一步步爬上去的,最後更是做了皇帝。
可以說,對朝中之人的瞭解以及對皇帝的瞭解,整個大慶國沒有幾個人能趕得上他。
在他看來,不管是前一世的朝堂和皇帝,還是這一世的朝堂與皇帝,都是他孃的一個德性,沒有什麼區別。
前一世朝爭之時,他幹掉了多少對手,令多少對手抄家滅族,然後才一步步的走到權傾天下的那個位置上,這一點他最為清楚。
後來當了皇帝,為了穩固皇權,他又殺了多少人才坐穩了那個皇位,他也很清楚。
如今的他雖然不能說是厭煩了那種爭權奪利,但是他更知道自己現在有多少斤兩。
憑詩詞是可以倖進,得到皇帝的賞識。
然後呢?然後怎麼辦?
自己一個沒有背景,沒有靠山,沒有堅強後盾的鄉下小子,就這麼大鳴大放的衝進錯綜複雜的朝堂上去,自己會死得很慘,甚至可能慘到屍骨無存的地步。
張顧深知這一世不是前一世,前一世他之所以能夠成功,那是因為他出生在名門望族之家。
當時他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後來他的姑姑更是以太皇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整個大漢都在其掌控之下。
王氏家族是當時權傾朝野的外戚世家,王家先後有九人封侯,五人擔任大司馬,是西漢一代中最顯貴的家族。
若是沒有這樣的背景和實力作為支撐,他憑什麼能夠篡位登基,成為新朝皇帝?
這些張顧都很清楚。
他這輩子不求有前一世的成就,只求能在大富大貴的前提下平平安安的過完這輩子就可以了。
至於當官?也不是不可以,當個閒散的官就可以,能讓老張覺得光宗耀祖就算是自己對老張盡孝了。
童政見張顧拒絕了自己,也不生氣,在他看來,凡是有大才的人哪個不是孤傲的性子?
不答應沒問題,只要多寫幾首詩詞出來,自己帶回聖京去,到時候皇帝下旨徵辟他入朝為官,他還敢抗拒不成?
自己要的就是舉薦之功,以及透過舉薦讓自己的名字被皇帝知道,然後被皇帝召見,在皇帝面前混個臉熟,進而再努力被皇帝重視。
至於張顧願不願意,這都不重要,只要皇帝能對自己另眼相看就可以了。
“哈哈哈,既然公子顧你不遠入朝為官,那就算了。”童政笑道:“那咱們今日就只談詩詞,不談其它,如何?”
張顧忙抱拳笑道:“如此便多謝特使大人了。”
童政伸手拍了拍張顧的肩膀,笑道:“咱們之間不必客氣,只要公子顧能給老夫多寫幾首詩詞便好。
來來來,先喝酒,喝好之後咱們再談詩詞。”
話說到這裡,童政才注意到了馬冬,先前他只在意張顧來著。
“這位是?”童政轉頭看向王林有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