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州郡現在沒有郡守,因此寮州郡和寮州城就以郡尉劉長青為首。
那麼能讓他劉長青請客的,還能有誰?必然就是特使了。
因此張顧已經琢磨好了,要趁著這個機會去認識一下童政。
既然童政是文官,又喜歡詩詞,那自己剛好可以投其所好,把兩人之間的關係拉進,沒準大姐夫的事情就能著落在童政身上。
張顧已經跟王林有打聽清楚了,這個童政是朝廷郎中令手下的謁者令。
童政這個謁者令的官職在九卿之一的郎中令手下有七十餘人,不可謂不多。
但是童政能在七十多人中撈到寮州郡特使這個臨時任務,顯然也是能在郎中令那裡說得上話的。
因為凡是出外差都是一個肥差,聖京城派出來到地方上的,哪一個都能大撈上一筆。
童政能被派到寮州郡來,這就說明郎中令很熟悉他。
要知道郎中令手下可不止七十餘個謁者令,還有諫議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諫大夫等各類官員數十人。
這還是少的,因為郎中令手下還有各種郎,多達上千人,比如有評議國事的議郎、有陪侍皇帝車駕的中郎、侍郎等。
再比如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車郎中將、戶郎中將、騎郎中將等等,都由郎中令統屬。
能在上千人之中被郎中令派到寮州郡來當特使,這說明童政是郎中令的親近之人。
要跟童政搞好關係,張顧考慮的不只是幫馬冬。
明年紙張必然能造出來,但是想要快速的推廣開來,那就要從聖京城開始著手推廣。
只有紙張在朝堂上廣為使用之後,各個地方才能快速的應用。
因此,童政就是張顧要打通的第一個環節,同時以童政為基點,把自己的人際關係在聖京城鋪開,為自己將來的商業帝國打好基礎。
聽到張顧的提醒,王林有一拍腦袋,笑道:“看我這記性,光顧著跟美人兒玩鬧了,把這事兒都忘了。
走走走,咱們趕緊去郡尉大人那裡敬酒,去得晚了,就是不敬了。”
說著,他便推開兩個美人兒站起身,一手提起一個酒壺,一手端起一個酒杯,就往外面走去。
張顧也忙拿起酒壺和酒杯跟上去。
走了兩步之後發現馬冬還坐在那裡,吃著那個美人兒手中的雞腿,忙走過去踢了一腳馬冬的大腿。
“大姐夫,走啊,給郡尉大人敬酒去啊,你還坐著?”張顧說道。
馬冬先是愣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忙站起身,說道:“哎呀,你不說我都想不到,走走走,給郡尉大人敬酒去。”
張顧嘆了口氣:“大姐夫,把酒壺酒杯拿上啊,就這麼空著手去?”
“你不是拿了嗎?”馬冬指著張顧手中的酒壺酒杯說道。
張顧急了,也懶得解釋了:“讓你拿上你就拿上,回頭再給你說這個道理。”
“哦哦哦。”馬冬見張顧急了,也不敢再說什麼,忙彎腰拿起酒壺酒杯。
“一會兒看我眼色行事啊,千萬別亂說話。”張顧低聲對馬冬囑咐道。